震撼!这些学生才学一个暑假素描头像就能画的那么写实!

无象画室
2020-2-22 16:37:04 文/裴雨婷 图/池晨
通常人们对超写实的理解就是画的跟照片一样,
可在画家圈里把写实画派细分出‘写实’、‘照片写实’和‘超写实’的区别。
写实是如实地描绘事物,或照物体进行写实描绘,并做到与对象基本相符的境界。
照片写实就是要画的跟照片一样,不加修饰,直接照抄,不渲染情感和理解。
而超写实就是要超过写实,对照片进行加工处理,使作品更富效果和感情,作品呈现出来的感觉往往更加震撼人心。
超级写实主义(Hyperrealism,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超级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的发展。
超级写实主义作品中的对象和场景描绘得非常精致,创造出原始照片中没有的一个新的感觉。
超级写实主义和传统的照相写实主义处理方式形成对比。超级写实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使用照片作为参考,创造一个更加明确和详细的渲染的作品,不像照相写实主义,往往直接的叙述和描写。
照相写实主义画家希望模仿照片,超级写实主义则与之相反,虽然本质上参考照片,但对描绘的主题处理得更概括或更加更复杂,使之表现成一个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超写实绘画表现的细节、空间、虚实效果和阴影等元素处理得比原参考照片清晰更加鲜明。
超级写实主义的哲学根源自让·鲍德里亚的理论,“模拟的东西永远不在现实中存在”。(the simulation of something which never really existed.)因此,超级写实主义创建了一个虚假的现实,是基于现实的一个模拟,甚至超越。
而超写实主义在中国文化里有更深的理论支持,所以能在中国文化圈里生根发芽。如黄宾虹说的“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向古人学习不如向自然学习。又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更切合当下超写实绘画的方向。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外师造化“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是基于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
这就是超写实绘画所要表达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
正法眼藏,感谢自然赋予我们一双能观察能感受周遭世界的眼睛。
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各位亲帮忙点赞或转发吧!
感谢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