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征文:新兵连的怀念(2)

事迹材料
2010/11/1
八一建军节征文:新兵连的怀念
我想我是非常适应部队的生活,这无疑是生在军营、长在军营的结果,在别人眼里需要忍受的许多事情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享受,打靶就是其中之一。趴在冰天雪地里练瞄准,一趴就要两小时,在别人还在叫苦不迭的时候我已经把自己武装成一个“面包”,认真仔细地练习,一会儿远,一会儿近,一会儿三点一线地看,终以实弹射击五发子弹打了49环的优异成绩获得入伍以来第一个荣誉。还记得我把连长亲手挂在我胸前写着优秀射手的红纸条寄回家后,爸爸用他那透着温暖的话语狠狠地表扬了我一番之后,还没忘记谆谆教导我要戒骄戒躁。再就是练正步,为了把动作做得标准、帅气,膝盖肿的打弯儿都困难,站着要蹲下很难, 好不容易蹲下想立刻站起来更难,弄的我每次全营会操就会紧张,生怕营长看见队列里一下站不直的我,不用说当着那么多人训你,就用他那不大但很亮的小眼睛看上那么一眼,你就得难受死,好在我的担心从未发生。
新兵连的生活并不都是紧张的,训练之余,大家在一起天南地北地神聊,各自说着家乡的奇闻异事、风俗习惯,又长见识又惬意。再不然就找上几个看上去会打篮球的人,东一头、西一头的跑上一阵,篮球在场上乱飞,忙乱之中根本看不清“敌友”就把篮球像扔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扔了出去,接住接不住、进不进球有什么关系,高兴就行,几个人弯腰捂肚嘎嘎地笑,逗的场外看热闹的人都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那个时候特爱笑,女孩子们在一起,莫名其妙地就能笑,何况是有点儿什么事。我还记得我们三连那位又黑又瘦的连长,他是地道的北京土著,永远戴着一副白线手套(我想它应该是白色的),训练时戴着它操枪弄棒,吃完饭手套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手绢,此时看见我/们这些没累趴下却笑趴下的姑娘,忍不住的用他那仍戴着手套的手摸着自己的寸头嘿嘿笑,一边走上场一边喊:“都起来!别笑了!胡闹吗你们,一看数学就没学好!”,然后里框外框,上三分之一下三分之一地教我们投篮。就这样,笑够了,训练的苦也就忘掉了。那时候还有有意思的事就算帮厨了,帮厨懂吗?就是帮炊事班做饭,特大号的厨房、特大号的案板,一溜站上四、五个人没问题,每个人操一把大菜刀,萝卜、白菜的一顿切,真的是过瘾。炊事班长也是兵,不过人家可是老兵,他可不在乎菜切的好坏,用他的话说什么好赖,做熟了一样吃。一边当当地切菜,一边听老兵吹牛真是件开心的事,老兵们乐得把他们早已驾轻就熟的连队生活“白话”给我们听,把在他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添油加醋地一通乱吹,再看着我们信以为真的样子,我猜开心的不止是我们这些新兵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