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17
2011年,我区农村公路建设按照全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狠抓落实,一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通村油路建设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区共有14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247个行政村,21个居民委员会,全区人口总数为53.9万人,农村公路总里程1154.3公里,其中县级公路232.7公里,乡村公路921.6公里。“十一五”期间,共建成通乡油路232.7公里,通村油路216.9公里,总投资3.6亿元。通油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39%,已通油路行政村130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3%,还有704.7公里村级公路未通油路,力争“十二五”末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全民参与;建管养运安全面发展”。
一、政府主导,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松山区属于自治区级贫困县,公路交通基础弱、底子薄、起点低,经济结构单一,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大部分乡村都属于贫困山区,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但农民群众修路意愿强烈,“十一五”期间,松山区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以“五个强化”全面带动农村公路建设。
(一)科学谋划,强化统筹
区委、区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置于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统筹考虑,坚持做到“三结合”:一是与综合交通规划相结合。把农村公路作为整个综合交通网络的延伸和完善。二是与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农村公路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建设与发展“双促进”目标。三是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公路规划促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农村经济的原则。制定了科学的农村公路(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建设发展规划。
(二)政策配套,强化支撑
松山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把“公路富区”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为十件惠民工程之一。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资金筹集工作,松山区政府承诺除了国家补贴资金外,其余资金全部由公路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及行政村负责解决,并协调解决建设中有关征地、青苗、拆迁补偿及无偿提供料场等问题。
(三)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松山区政府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由区委、人大、政协的分管领导和交通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在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由交通局长兼任,全面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同时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区政府的主要领导还亲自带领小组成员到实地考察,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具体责任。真正做到了机构、人员、职责、经费“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