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2008年工作总结和气象局2009年工作计划(4)

计划总结
2010/11/1
1、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为防灾减灾服务的综合效益。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2、完善防雹减灾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雷达、闪电定位等资料服务系统,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业务和技术指导,形成市、县、作业点三级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指挥作业系统,建立稳定可靠的增雨、防雹工作保障机制,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技水平和经济生态效益。3、做好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适时开展为农业抗旱、水库增水、森林灭火和生态等服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尤其重点加强“贵阳市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任务,缓解贵阳市水资源压力。4、实施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组织开展雷电灾害定位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雷电预警预报与防护技术研究开发、雷电损害风险评估、灾害频率区划等雷电防护业务建设与服务,加快农村雷击灾害高发区域的防雷装置建设。同时,将全市各类中小学防雷设施维护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及时**,杜绝安全隐患。(四)推进气象行政执法,切实做好安全管理1、加强安全管理。组织全市气象部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并积极参加全市安全生产宣传、应急管理宣传、气象灾害防御宣传等,让社会各界增强防御气象灾害能力。2、开展气象行政执法。一是依据《中国气象法》、《贵州省气象条例》、《贵阳市防雷减灾办法》、《贵阳市施放气球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要求,开展好防雷、施放气球等执法检查,做到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准确。二是履行好气象行政审批职能。我局将按照审批要求,认真履行好气象行政审批,加强与建设、规划、城管等部门合作,实行联合审批、统一审批。(五)突出贵阳文化特色,积极开展气象文化建设培育城市精神,提倡“知行合一、协办争先”的贵阳精神。以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第一要务,以提高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为本质要求,切实做到在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塑造行业良好社会形象、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上下功夫,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政治文明建设要在以法治气、科学民主决策、政务公开、实现职工的更大权益上下功夫。开展优质服务、优良行风和优秀气象文化活动,打造学习型单位,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气象文化建设,凝聚人心,Ji发斗志,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