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作文: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应对策略

高中三年级作文
2012/3/7
高三作文训练七: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应对策略
知识例话
考察历年来话题作文的变迁,我们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出在命题方式上话题作文已由简单的概念型、判断型话题向复杂的关系型话题转变。再看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4份试卷外其余所有试卷均延续关系型话题作文模式。这种转变对话题作文在写作范围、对象上加强了制约。不少考生对此缺乏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不会审题或审题不严,作文答卷偏题离题者非常普遍。
针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特点,我们认为应将审题的重点放在审读话题这一环,在把握话题内部辩证关系上做文章。这就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哲学思辨眼光,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应初步学会联系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等,并最终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话题作文审题中加以灵活运用。
以2003年全国高考卷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关系型话题作文为例,首先,考生在审题时应从两者的因果关系入手,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思考;其次,考生要运用辩证法思想,在把握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是否必然性上做文章。即思考是否感情亲就一定对认知事物产生正面的影响;最后,在种种不同的思考中把握住根本性、结论性的东西,将其作为文章的主题思想。
在考生的实际写作终,审读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话题,容易陷入两种误区:
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考生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如浙江省2004年高考作文题所给话题为“人文素养与发展”,许多考生未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人文素养,或大侃发展。
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突出关系不假,但文章还应该有侧重,要分清楚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的统一。2004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考生在审题时能以“遭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于两者关系间泛泛而谈,那么文章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面对关系型话题作文的逐步显山露水,审题问题更应引起每位同学的足够重视。否则,考场上费尽了心思,却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摆忙活一场,岂不可惜?
话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