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教学教研工作计划(2)

工作计划范文
2012/9/3
与,同时恳请45岁以上的教师积极指导,形成一支老少帮扶、共同成长、克难奋进的科研团队。
2、发扬民主,尊重意愿。年轻教师不愿承担科研任务者可主动提出,年老教师愿意发挥自己先进经验、主动引领者可积极申请加入。
团队目标:
1、打造学习型团队,实现骨干教师自主发展和专业发展层次的持续提升。
2、形成一对一帮扶,发挥骨干帮带作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3、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具体措施:
1、完善“骨干团队”的职责、规章制度,制定管理考核细则,增强团队成员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意识。使团队的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2、建立全体教师成员“成长档案袋”。
3、加强骨干教师自修自练,通过多读书、勤反思、多练笔等形式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4、坚持业务提升与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紧密结合的原则,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网站建设为主要载体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团队具体工作由徐正芝主持,制定团队各月工作计划,并带领团队成员按计划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
三、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1、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平时教学情况,采取月检测制度。
具体内容:口算、计算、概念、应用题、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作文、英语单词等。
2、认真组织好每次学校性的各项测试,教导处组织,各备课组出题、考试、阅卷。各班级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分析问题,进一步落实改进措施
3、各年级确定“经典诵读”主题及内容,充分利用晨会时间和课前时间诵读,依然实行每周班级展示,每月年级展示制度,让经典诵读成为教学常态。(各年级制定本学期经典诵读计划)三至六年级分别以“春、夏、秋、冬”为主题编排一个大型诵读剧目,四月第一周组织评比。分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
4、开发校本课程,发展学校特色:本学期在现有校本课程有特长小组+年级特长项目,音乐、体育、美术特色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和专长,满足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加强科研课题管理,抓好校本研究。
学校“十二五”立项课题有:
国家级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背景:
教育科研水平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科研,学校的发展才有厚实的基础,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教科研工作方式及重点: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本着“科研促教研、课题带常规”的教科研工作思路,构建“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研工作格局。课题研究实行“教学问题课题化”的管理模式,推行“课题研究群体化”的研究模式。通过教育科研,不仅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以,十二五教育科研将把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师团队作为是科研的重中之重。
教师团队建设将采取“领放合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科研引领,教研提升,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能力与水平。
领:在“探索课、引路课、示范课”(即三课)中进行“教师会课制、课堂教学会诊制、教学反思制”(即“三制”),整合科研教研内容,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辐射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放: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大力弘扬凸显个性,百家争鸣,不拘一格,达到教师基本功扎实后快速挖掘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合:以年组教研为基础,提炼教科研新成果,达成共识,形成本组特色。
分:在教研组科研课题的统领下,提倡形成自己稳定独到的教学风格,并能在课中充分体现。
“收放合分”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推进“三制”、“三课”为核心,以各种活动为平台,以开展校本教研科研为主线,使教师自觉地修炼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科研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达到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的目的。
本学期重点:
各年组制定小课题研究计划,小课题主持人进行课题研究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和要求。各课题组要根据小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有效开展实验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科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对教学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
五、丰富多彩的活动,促学校、学生发展。
1、家长开放日活动
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融合互动,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状况,及时反馈有关教育教学信息,改进学校管理,推进学校发展。 初一教学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