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3)

发言稿
2012/4/6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见到老师在学生旁边转悠,且美其名曰“巡视”。有一次,我发现八个小组中,竟然有三个小组把题目做错了,老师竟然都没发觉。数学课上的错误竟然被我这个语文老师发现,那问题可大了。就像我管后勤时说的,我到食堂,要让我这个近视眼看到碗没洗干净,那确定是脏得不得了了。
原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小组学习时,教师应由“观众”、“演员”升格为“导演”,现在我想,老师要做做“导演”,也要做做“演员”。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和学生一起学习。但是,这时老师又要高出学生一筹,在合作学习中给学生树立榜样,把学习引向深入;给学生以及时的指点、帮助;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发现学生的课堂生成,思考处理的方法。后两点特别重要。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
第六,小组学习时学生如何活动?
我们首先提倡“课堂上没有绝对的错与对,只要你敢想、敢问、敢发言,你就是最棒的。”但是,时间一长,我们发现不行,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回答是没有价值的回答,对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于是,我们又提倡,小组讨论交流之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静思默想,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学生交流时才能有话可说,而且说得有思想,有依据。没有这个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凑热闹。
在小组讨论时,我们对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听出相同的意见,听出不同的观点;听出错误的意见,听出可供借鉴的观点。在倾听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补充别人的观点,辩驳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观点。
第七,展示反馈应该怎么做?
我们认为,展示导学环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对不能用教师为主导的一问一答式来代替学生的自主展示。要努力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碰撞。你看今天《年月日》这堂课,那个女孩子只有三年级呀,就像个老师一样。她问:我的生日是三月二日,你们的生日呢?五月一日是星期几?你是怎么想的?这就是生生间的互动,能促进小组学习的深入。
目前我们探索出的展示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逐一展示,由小组长确定展示人员和内容,然后根据学习内容全面展示;第二种是选择性展示,就学习单中的问题,选择其中一点作展示。比如今天《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中,有一个小组就汇报了他们小组学习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时的过程,说本来把下面这条边写成了“底”,后来一想,不对,又改成了“边”。不管他说得(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对不对,但通过汇报,我们知道了他们思考的过程。另一种是展示自己存在的疑问或分歧。学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对篱笆状的图形是否是三角形,各有各的看法,争论不休。我开始也以为这是三角形,后来才知道不是。我想请教各位数学老师,这到底是不是三角形?
第八,小组学习如何评价?
第一,要真诚表扬。所谓真诚,就是要落到实处,不能讲空话套话。学生要表扬,老师也需要表扬。开始我们听课时,老师们都害怕,就怕我们批评。其实,我们也不懂,小组合作学习也不知道怎么搞,只是我们一边听课,一边在思考,思考得比较多一些而已。我们听完课之后,就专门拣他们的优异表现讲,他们听得高兴,干得也带劲。
第二,要整体评价。这个问题我与杜郎口中学的教导主任研讨过,现在我们也采取了他们的方式。我们分阶段提出不同的评价机制:第一阶段,评小组发言的次数;第二阶段,评小组发言的面。第三阶段,评发言质量。
第三是个体评价。学生把评价表贴在文具盒或是学科课本上,用一颗星到五颗星对自己一天的课堂活动作出自评。内容包括“你今天发言了吗?”、“你今天补充了别人的意见吗?”、“你今天题目做对了吗?”等等。
以上就是我校实践的反思。其它内容,在材料袋里的《先学顺导,实练精教》中都有,大家抽空看一下。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到底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说实话,我们没看到物质性的非常功利性的进步。比如这个学生原来考八十分,经过小组合作学习,考到了一百分。等等。他原来考九十分的,现在最多就是考九十五分而已。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相关的文章。
但是,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