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女性逝去的霓裳 -从中国云肩看传统艺术在服饰语汇上的运用

服装设计
2010-11-07 16:51:32 文/张梓涵
云肩局部
二○○五·北京时装周“首届中华服饰元素创新设计大赛”于日前举行。大赛策划、评委、上海戏剧学院的潘健华教授强调,将本土的服饰元素运用于现代女性时尚的服饰语汇中,是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宏扬。“中国云肩”可称为中国传统女性服饰艺术中的重要一脉,追忆中国女性传统云肩艺术的工有奇巧,感悟中国女性的审美寄情,品味中国女性借服饰传递的情感寄托,也能借此更自信地将现时流行元素与本土文化的精髓相融合。 中国云肩,妇女披在肩头前后左右四周的一种装饰物,以彩锦绣纹制成。它以浪漫惊艳、雍容华贵的造物创意,构成云霞映日、晴空散虹的独特艺术魅力。在现今人们追逐时尚风潮如同秋日云彩绚烂而变幻多端的同时,我们追忆中国女性传统云肩艺术的工有奇巧、感悟中国女性的审美寄情、品味中国女性借服饰传递的情感寄托,也借此更自信地将现时流行元素和本土文化的精髓相融合。
中国云肩的雏形始于唐代莫高窟那气韵流畅、婀娜多姿的壁画形象中;五代开始有云肩使用的记载;元代为百姓所用,《元史·舆服志》戴载“云肩,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为之”;明清时期云肩成为流行的日常服饰,《清稗类钞·服饰》:“云肩,妇女蔽诸肩际以为饰者”、李渔《闲情偶寄》:“云肩以护衣领,不使沾油(头发与颈部的油污),制之最善也”;民国之后云肩渐为消逝,而转化为传统戏曲女性服饰造型的一大行头。云肩作为汉民族独特的服饰艺术语汇,其裁制方式、图腾寄寓、女红技艺均有丰富的内涵与奇巧的创意。
造物创意应合天地人
中国传统服饰一般均为平面裁剪,唯有云肩是因人制宜,制作时根据女性身体的不同体形进行立体式的摆设再进行裁制,力求穿在肩头得体而有分寸。云肩的种类有对开云肩、四方云肩、串珠云肩、有领云肩与无领云肩等不同造型,云肩的结构均围绕颈部中心放射或旋转为骨架,有四方、八方等不同量的放射形态,目的在于对太阳崇拜并以此来象征四时八节,顺应古代造物讲究四方四合、八方吉祥的祝颂理念。“四方云肩”体现四方如意,事事顺心(“四”与“事”谐音);“八方云肩”反映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八个节庆的平安祥和,方方面面均使着装人置于天际地气之间。
中国云肩的典型款式是“四合如意式”与“四方柳叶式”。“四合如意式”的云肩自元代就正式列为官服制度,男女均可使用,它由四面“如意形”的条状云头前后对合而成,象征天下四方祥和如意;“四方柳叶式”的云肩造型有八条、十六条、十八条等数量不等的柳叶形作放射状构成,象征春色满园,生命长青。云肩在层次上有单圈、双层圈、多层圈的不同处理,最多的有四至五圈,而且每圈有不同形态与色彩的变化,最多的达六十六片,取“六六大顺”的圆满之意。云肩的裁剪布局讲究层次的丰富,片与片之间有大小的渐变、长短的穿插、色彩的变幻;装饰刺绣手法有片绣、珠绣、盘金、串珠、平针与打籽绣等多种技巧,而使云肩像云、像彩虹、像四季花坛而充满声色情调,据载慈禧太后的云肩就有3500颗珍珠串连而成,通体云霞灿烂。 中国云肩造物制式上的色彩选用以“五色”为正色,其他“间色”为陪衬。“五色”由青、赤、黄、白、黑组成,象征世间万物皆由“五行”(金、木、水、火、土)生成,“五色”为本原之色、百物之色,使尊尊卑卑不得相逾。云肩的“五色”与外衣的“五色”强调色彩和谐统一的搭配,使其合乎整体美的审美需求,李渔《闲情偶寄》:“云肩,须与衣同色,近观则有,远视则无,……美人之身不能视零乱萧条之象矣。”
图腾云霞寄寓吉祥情
中国云肩的装饰创意,可谓:“云肩必有图腾,图腾必有意蕴,意蕴必含吉祥”。云肩图腾题材广泛,涉及神仙、花鸟鱼虫、人物、山水、吉祥符号等多样元素,并通过这种不同的元素来寄寓不同的吉祥内容。
云肩图腾用“明八仙”的人物图腾,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来作为纪念偶像,让自然界各类魑魅远离人间,保佑四方平安,万事逢凶化吉。因为八仙们分别有神灵功法,能普济众生、广通神明且威镇群魔,这种以神仙敬拜来崇奉神的力量,目的在于达到对祈福避灾的精神寄托。
云肩造型极为广泛的“如意头”形态,除了常规的人们祈求事事能称心如意,吉祥安康之外,还有云肩披在身上有“一生如意”的内含隐喻,因为“生”与“身”谐音。
云肩图腾以喜鹊绣纹再配以梅花、古钱币等相应饰纹,目的在于对“喜”的祈求。喜,悦也,凡吉祥之事如婚嫁、生子、晋升、开春等皆称之喜,而“喜”用喜鹊来比拟,据晋代《禽经》载:“灵鹊兆喜”、《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喜鹊报喜。”云肩中的喜鹊与松柏图腾象征冬去春来,万物欣欣向荣,因此万事皆喜而春光沐人、春风得意,进而祈颂人间各种喜事早早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