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必看的经典电影分享丨周末时光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博艺画室
2022-9-02 11:12:43 文/刘若熙 图/史梓涵
经过了一周紧张的集训,美术生们也要适当地放松一下心情。这个时候看看电影,给自己紧绷的神经一丝喘息的机会的同时,享受艺术。
本期推荐八部电影,没看过的同学快收藏起来留着休息的时候观看,每一部都会带你了解一位艺术大师的故事,每一部都是一场绝美的视觉享受。
《至爱梵高》是世界首部完全以手绘油画制作而成的动画长片,将近7年时间,集结了全球125位优秀画师,临摹了梵高生前120幅经典画作,最后用65000幅手绘油画撑起了这部匠心之作。
影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并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后的人生。
影片最后梵高佝偻着身体回眸,黑白画面逐渐变成他独有的笔触,而那双深邃的眼睛中,也包含了他一生的悲惨幸运的故事和对画面挥之不去的羁绊......
▲ 《至爱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这位用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画家,却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37岁的年轻生命。
他传奇不朽的一生已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此次,由导演Andrew Hutton执导的本部戏剧式纪录电影,将重现梵高绚烂而短暂的一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饰演这位天赋异禀且卓尔不群的疯狂大师,而其弟提奥则由杰米·帕克 Jamie Parker饰演。剧中的一言一语皆来自于梵高写给提奥及亲人的信件。
本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入木三分的描摹再现,赢得了2011年在班夫世界媒体节上的最佳艺术纪录片洛基大奖。
梵高的艺术成就当然伟大,光芒无可遮掩。但这样痛苦的一生(同时也是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一生),要是梵高早点知道的话,估计会希望自己从来没来过。激烈的性格和情绪就像亮色调的油彩,内心戏里的世界也一样失真而光怪陆离。人生如画。
▲ 《梵高·画语人生》
《透纳先生》从透纳人生最后的25年展开,讲述了英国画家约翰·透纳充满创作激情的一生,他曾经因创作手法过于先锋而备受诋毁,然而透纳视绘画创作为生命,一生佳作累累,即使临死前都挣扎着爬起床临摹一具女尸。
电影是在透纳式的风景中开始的,两个荷兰农妇闲聊着穿过了镜头,走过了写生中的透纳,经过了年少轻狂的他置身于这片自然中,专注而深情。
电影中的透纳那样的桀骜不驯,气喘吁吁,夸张粗鲁,但他的艺术激情还是征服了时间,他似乎只关心画画,对家人和爱情根本不感兴趣。
他一生佳作累累,刻画出充满情感的日出、日落,风暴、大海,风景画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本片活灵活现的展示了透纳的性格,创作过程,看到了这个被英国人视为“最伟大的画家”的艺术怪人。
▲《透纳先生》
荷兰画家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举世闻名的世界名画。导演将这幅画延伸成电影艺术,画家维米尔善于捕捉柔和的光线,而电影当中的光影更是完美地展现了油画般的质感,使人仿若置身于画中的世界,整体古典的氛围中不乏人物细腻的情感,而斯嘉丽约翰逊的美貌和原画中人更是惊人的相似。
讲述了肖像画家维梅尔以家中的一名女佣为模特,创作出世界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故事。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爱德华·蒙克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呐喊”,被视为后工业现代化的极度痛苦之象征。
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有争议、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
▲《爱德华·蒙克》
韦斯安德森的最负盛名的作品,色彩和构图极其精美,随处可见的对称构图可以称作是强迫症的视觉盛宴,影片中的色彩美学也十分值得美术生学习。
讲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这个看门人的传奇串联起了一个盗贼与一幅文艺复兴时期油画,一个大家族的财富争夺战,以及改变了整个欧洲的突发战乱。
▲《布达佩斯大饭店》
意大利裔画家莫迪里亚尼,在短暂的一生中都在与艺术大师巴勃罗·毕加索抗争。生前唯一一幅击败毕加索的作品,其中描绘了他深爱的女人。
落拓不羁的莫迪里亚尼混迹在巴黎蒙马特高地画家圈子里,他过着充斥着酒精、大麻与女人的放荡生活。在一次写生课上,他遇上了生命中的挚爱珍妮,他邀请她做自己的模特,为珍妮创作了大量肖像作品。
但是在一幅准备参加画展与毕加索竞争的作品中,他留下了珍妮的眼睛没有画。他对珍妮解释说:当我了解你的心灵深处时,我将画你的眼睛。他从珍妮身上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让他持续旺盛的创作激情。
高强度的创作工作进和他放荡不羁的生活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让这位天才艺术家的生命在36岁时戛然而止。
▲《莫迪里阿尼》
《夜巡》回顾了伦勃朗的浪漫情事和职业生涯,并着重讲述了他的代表作《夜巡》的创作过程。
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他拥有接踵而至的订单,美满甜蜜的爱情。直到1642年他的妻子为他生下小儿子不久去世,生活开始大转折。
随之而来的是因《夜巡》被雇主告上法庭,使伦勃朗蒙受了事业上最重大的一次挫折。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他开始陷于债务之中。人世沧桑、人情冷暖……
《夜巡》中舞台感浓烈的画面,许多演员的衣着打扮都能在伦勃朗的画里找到,亲切又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
一切都在抽象与现实之间,还原了一个社会压力、艺术批评,在险些失明时依然“乐观”的伦勃朗。
▲《夜巡》
其实,看电影和画画一样,都可以是培养艺术鉴赏力的过程。
希望大家能在这些艺术大师的荧幕人生当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能从中有所收获。
BOYIHUASHI
/
校长直通车
ZHENG BIN | HEADMASTER
郑彬
北京博艺画室校长
北京博艺画室创办人
电话:189-1062-1005
高效服务直接拨号
扫 一 扫 即可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