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家王亚彬舞剧作品《青衣》10月初将登陆国家大剧院(2)

中国艺术新闻
2015-8-21 07:37:57 文/苏智源 图/郭阳轩
舞剧《青衣》主创合影
舞剧《青衣》主创合影
“当代舞发展至今,作为中国本土艺术人才,如何创作出可以与世界舞坛接轨的艺术作品,如何与世界范围的艺术对话,我想这是我们这一代舞蹈创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舞蹈这门艺术形式,在我看来,非常具有国际性。同时,舞蹈创作也应该拥有国际视野,并以开放的心态做好当代语境中肢体作为灵魂最为自然、贴切地完美体现,使人类情感、思想理念最为精准地表达出来”。作为舞剧《青衣》制作人王亚彬在发布会上说,“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才使得亚彬舞影工作室在7年中作为体制之外的独立个人舞蹈工作室能够联合国内外最好的资源创作出舞剧《Genesis生长》、《梦?三则》、《青衣》。这三部由亚彬舞影工作室拥有相应知识产权和其他权益的原创当代舞剧以及7年来拥有委约的国内外一流编舞创作的舞作:如《寻》、《消失的身体》、《一夜微雨》、《恍如隔世》等作品。在‘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个平台上参与舞蹈创作台前幕后的舞者及艺术家们已逾百位。这些作品不仅从创意和呈现方式上丰富和推进了中国舞蹈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与国际间艺术界的交流和融入。”
据王亚彬介绍,“创作舞剧《青衣》是王亚彬的多年夙愿,不仅因为作家毕飞宇小说原著写得好,更是因为在这部中篇小说中,王亚彬看到了青衣‘筱燕秋’这个角色所要探寻的‘生命该如何寄托’这样的主题。‘生命该如何寄托呢?’不仅是筱燕秋,可能是每一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筱燕秋’将她的生命寄托在‘青衣’身上,而我,王亚彬,将生命寄托在舞蹈作品上。王亚彬在其中也同时看到了‘生命之痛’,这种痛考验了人的承受力,在挚爱面前你将如何面对。”
王亚彬女士在发布会上讲述《青衣》的创作故事
此次创作是王亚彬第一次执导筒,在做了大量案头功课之后,从美学呈现方面以极简主义为舞剧呈现风格,以简胜繁。同时在时间面前,舞剧赋予了原著更强的弹性与纵深。舞剧《青衣》将以全新的视听语言,为观众呈现全景式的体验。
正是这种全景式的体验,会让观众进入到“蒙太奇”般的舞台叙述中:一个回眸也许是一场回忆,一次疼痛也许是终身的烙印;她望着“她”,不分彼此,水乳交融;他爱她,仿佛没有尽头。非线性交叉的叙事结构不仅Ji发创作者的智慧,同时也将挑战观众的想象力。然而“现实与梦想”,“潜意识与超现实”都将作用于剧场舞台的同一空间,并以此不断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不断认知和理解这种逻辑,拓展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去应对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其实也决定事物最终的结果。与此同时,每个处在各种矛盾中的个人将如何进行自我的解读,不断认识、理解、阐述和表现存在我们中间的这种逻辑正是艺术创作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作品感染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123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