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的影响和背景

中考历史
2022/2/1
《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高潮中,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等8国组成联军,以保护各国在华使馆和侨民的名义,攻占北京。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代表奕訢和李鸿章与上述8国加上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共11国代表在北京签订条约。因为这一年是夏历辛丑年,所以称为《辛丑和约》。
《辛丑条约》的内容(一)赔款: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
(二)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三)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四)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五)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辛丑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还损害了国家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即“洋人的朝廷”),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