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中考历史
2022/2/1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的开端是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武昌起义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不到两个月就诞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①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②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③中国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④没有认清袁世凯反动的本质,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