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晚政治高考考点(乡村振兴)

2022高考
2022/2/1
一、战略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共分11篇37章。本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规划》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热点解读
《经济生活》
1.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意见》中指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意见》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与城镇化联动推进.
3.发挥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
4.加强科学宏观调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意见》要求市场导向、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市场和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5.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的作用。《意见》中要求健全财政投入机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创新乡村金融服务。
《政治生活》
1.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加强对乡村产业的引导和扶持。
2.政府要加强经济建设职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政府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4.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全新战略部署,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有利于通过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8.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民主党派的人才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积极参政议政,参与乡村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的制定;积极参与政治协商,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9. 健全完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调动农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10.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决打击农村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乡村振兴有序进行;加强乡村德治建设,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文化生活》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乡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 文化塑造人生。乡村文化建设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报兴。
3.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文化的发展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健康先进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丧起促进作用,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4.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乡村节日让村民的乡村生活更有意义,促进乡村振兴。
5. 保护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加大乡村历史优秀文化保护力度;组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与文化下乡活动有机统一;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打造多功能文化平台等。
6.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
7.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乡村文化自身特色,同时吸收引进优秀外来文化,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
8. 立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永葆乡村文化的生命力。
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充分挖掘、继承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资源,加大对民居等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等,塑造了乡村文明。
《生活与哲学》
1.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乡村产业发展要统筹考虑城乡产业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
2.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的观点看问题。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打造产业融合载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3.坚持创新的观点看问题。乡村产业发展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科技、业态和模式创新,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提高乡村产业质量效益。
4.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乡村产业振兴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更好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
5.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6.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与城镇化协同推进、整体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举措。
7.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补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