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就业难艺考降温 考生少了火爆画室转行

山东美术高考信息
2013/12/1
背水“艺”战
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开消息显示,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将于2014年1月12日进行。留给考生的时间不足两个月,但在滨州市最大的艺术培训学校艺馨美术学校里,记者却没有发现前来参加“突击培训”的艺考生,而在2006年之前,该校仅仅为一所高中代理培训的艺考生就达到两三百人。就业渠道过窄,入学门槛抬高等原因,滨州市艺考热度渐渐降温。
主业变副业 培训学校忙转型
2007年,山东省“艺考热”达到顶峰,当年艺考报名总人数为16.9万,而同年高考生数量也不过77万人。也就是说,当年参加艺考的考生占去了同年高考生数量的五分之一还多。进入2008年之后,“艺考热”呈逐年消退迹象。同年,山东省艺考报名总数为16.1万人,2009年则直接跌至9.6万人,2010年为9.07万人,2011年报名参加艺考者共8.75万人,报名人数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2012年和2013年虽略有回升,但也维持在10万人左右。生源的大量减少使得许多美术培训机构或倒闭,或转行。
“单纯以培养艺考生为主的模式已不足以维持整个学校的运转,转型势在必然。”艺馨美术学校校长叶冰说。目前,该校现有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学生1300人左右,除暑假期间设置“大学生相关专业美术培训”外,没有全日制的高考班,都是以兴趣爱好为主,没有单纯以考学为目的而参加培训的学生,学校的培训也从单一的专业教学转型为素质教育和艺术普及教育。
一位送孩子学国画的家长告诉记者,“邻居家的孩子前几年考中央美术学院 ,如果放在以前那可是不得了的事,但现在我不羡慕,那孩子至今还未解决工作。对口的太少,不对口的又不愿干甚至还干不了。”这位家长表示,自己送孩子学国画完全是出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目的就是提高孩子的艺术素质和修养,纯粹为了升学而学艺术,不值当。艺馨美术学校可以看做是滨州艺术教育的晴雨表,学生放弃纯粹升学目的转而因兴趣而学艺术说明滨州的艺考正在回归理性。
毕业难就业 无奈自办辅导班
据了解,由于所学专业的限制,艺考生毕业后就业面相对较窄,要么去学校做老师,要么去办艺考培训,毕业后能继续从事艺术创作的学生少之又少,已经毕业工作两年在媒体工作的赵先生说:“我和我的同学们能在艺术道路上坚持的不多了,很多同学都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干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工作,而且我身边的同事好多也经历过艺考。”
记者电话联系到滨州一家专门辅导艺考的人士,据他反映,他就是美术专业毕业的,在山东省第一次美术联考中取得了滨州市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也没找到好的工作,只好办起了艺考培训班。由于就业压力大,出现老艺考生培训新艺考生的怪圈。
与正在忙着为艺考做准备的学生相比,已经成为滨州学院美术系学生的李同学坦言:“我当初并没有考虑过就业问题,就想着上大学,由于文化成绩比较差,想通过正常的普文、普理考上大学几乎不可能,最终和几个同学选择了美术,通过艺考迈过了大学的门槛。”李同学说像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听说过艺术生不好就业,但是大家认为考上大学总胜过考不上,毕竟能拿到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样我们选择的余地就大了,还能有机会考公务员和事业编。
据一位普通高中的校长反映,能上高中的同学90%的都渴望上大学,艺考生因为能拿到本科学历对于毕业后就业大有裨益。因此学校还是比较支持选择艺考上大学这一途径。该校长说:“学生想上大学,老师也想多培养大学生,学校努力将高考这个‘独立桥’变为‘立交桥’。”
然而滨州艺馨美术学校的叶冰校长认为,现在市场上的毕业艺术生已经饱和,很多人都分流到其他专业领域,因为艺考生所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大,而艺术又是一个厚积薄发的领域,回报时间不可预计,刚毕业的学生面临买房、结婚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在使艺考生面临尴尬境地。艺考生如果真是为了一张文凭而不是出于自身的热爱,考上大学只是解了近愁却仍有远忧。凭借本科文凭在公务员和事业编的争夺战中,艺考大学毕业生也容易败下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