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工业大学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2艺考
2014/1/3
浙江工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十一大门类。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学校设有23个学院2个部,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34900余人,在读各类研究生72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49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0余人,留学生490余人。学校教职工3200余人,固定资产总值33.98亿元,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834万余册,中外期刊270000余种。
学校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68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牵头建设)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校先后有35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0项;2012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4.05亿元。
学校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协作关系,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
一、招生专业及初定计划
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学费:7000元/学年。所有招生计划均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最后公布为准。
专业 |
科类 |
浙江 |
山东 |
江苏 |
湖南 |
河北 |
合计 |
环境设计 |
艺术文 |
52 |
5 |
5 |
5 |
5 |
72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文 |
52 |
5 |
6 |
5 |
4 |
72 |
公共艺术 |
艺术文 |
26 |
3 |
3 |
2 |
2 |
36 |
动画 |
艺术文 |
16 |
5 |
5 |
5 |
5 |
36 |
环境设计 |
艺术理 |
8 |
/ |
/ |
/ |
/ |
8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理 |
8 |
/ |
/ |
/ |
/ |
8 |
公共艺术 |
艺术理 |
4 |
/ |
/ |
/ |
/ |
4 |
动画 |
艺术理 |
4 |
/ |
/ |
/ |
/ |
4 |
合计 |
170 |
18 |
19 |
17 |
16 |
240 |
二、学院、专业介绍
艺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学院现有本科生1185名,硕士研究生117名;专任教师97名,其中正高职称教师8人,副高职称28人,博士生导师1 名,硕士生导师2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师资队伍实力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
2006年成功申报设计艺术学硕士点,并于2009年成功申报设计艺术学省重点学科,2011年成功申报设计学一级硕士点,成为浙江省三家同时拥有硕士点和省重点学科的艺术学院之一。根据权威机构统计,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的学科综合排名已经由2009年的第72位,跃升为2012年的第20位。
学院现有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工业设计五个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设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两个专业模块,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 门、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共建)、省重点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近年来,学院多次承担教育部和省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各类科研到款年均1000余万元,出版各类专著、教材70余部。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竞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人才培养重要举措,学生在德国红点设计奖、中国国际动漫节美猴奖、第三届国际设计、美术大奖赛、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内外各类权威设计竞赛中获奖达到800余人次。学生一次性签约率均在90%以上。与日本、英国、瑞典、德国等知名设计艺术院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日本千叶大学等高校形成稳定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机制。
1.环境设计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城市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艺术设计知识与技能,以建筑为本体,向室内外两个空间所展开的综合设计体系。学生一、二年级主要学习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三、四年级主要学习城市景观规划体系下的各类公共环境空间艺术造型、材料工艺等工程设计知识。整体培养学生解决专业综合问题能力,以及关注当今城市人居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专业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关注学生在本科后的继续深造及适应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可到建筑设计院、景观设计院、城市规划部门、建设公司、设计院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