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艺考:学习播音主持,我们最应该守住的底线是?

2023艺考
2019/7/31
学识修养
学识修养也叫文化修养,以丰富的文化和渊博的知识为基础。主持人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进行长期而又广泛的知识积累,才可以在面对自己的节目、观众时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哲学家培根说过:“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而主持人作为电视栏目中最直接的表现者,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主持人只有有了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吸引观众,才能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现今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是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的学习进步,用知识来充实自己,从而才会在节目中有优秀的表现。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之所以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取得成功,不仅在于他有敏锐的思维、准确的表达,更得益于他对于法学知识的精通。白岩松在《新闻会客厅》栏目中犀利的语言,独到的见解更是得益于他多年苦读后的知识储备。因此,一个学识广博,文化底蕴深厚的主持人更能受到观众的喜欢和长期的支持。
正如主持人曹可凡所言:“节目主持人每一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妙语,也都是长期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结果。
age/01c8bb6c13e4457da1d506f1311b93be"/>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主持人能否胜任工作的基本功,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工作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自己语言的表达来引导节目的顺利进行,而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能说标准的普通话
①畅达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最直接的表现,也是主持人的看家本领。主持人作为电视屏幕前与观众最接近的人,一举一动都对观众产生影响,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发挥示范作用,履行国家法律所规定的推广民族共同语言的义务;
②表达清楚。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将有声语言通过镜头传播给观众,如出现发音含混、吐字不清,就会造成观众接受障碍和干扰,而主持人对稿件理解不深入,不能将书面语言转化为适于观众接受的口语,这样就会超出观众的理解范围,从而造成传播效果的不明显。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必须要具体、形象,善于深入浅出的进行语言的传播;
③感染力强。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有声语言作为自己传播信息的载体,这就更需要自己的语言具有感染力。著名报人梁启超在写论说文提出过两点意见,一曰“动听”、二曰“耐驳”。
在现在看来,这两点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运用有很大的启示。
age/dc9893fe95e44d609d6579bf28b5b1c6"/>
现场应变能力
主持人现场应变能力可能是一次对意外事故的及时应对,也可能是一次尴尬局面的化解,或者是一种即兴的发挥。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杨澜在一个颁奖晚会的时候,不小心在台上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引得台下的观众一阵大笑,而当时的杨澜一点也没有惊慌失措,反而非常机敏的说了一句:“真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啊,我刚才的狮子滚绣球的节目滚得还不够熟练吧?看来这次演出的台阶不那么好下哩,但台上的节目很精彩,不信,你们瞧他们……”,短短的一句玩笑话,不仅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场面,而且也显示出了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应有的现场应变能力。
主持人身处突发的事件或者复杂的环境中,随时随处都会出现许多“不可控”的因素,而主持人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时,必须要有冷静的头脑,敏锐的反应,才能在现场更好的完成主持任务。而主持人要想能够从容的面对这些“不可控”因素,则需要在主持的过程中不断的实践,从中学习并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age/c6a485a7dcfe48cfb5d9aca01677adc8"/>
职业传播素养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电视节目传播的过程中,主持人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给观众传递着信息,而主持人要将优秀的电视节目呈现给观众,就需要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熟悉电视传播规律。
①储备信息能力。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在主持节目之前,能够掌握大量有关节目的信息,才可以在面对电视镜头前胸有成竹,滔滔不绝。只有在足够信息的支撑下,才能使自己的节目更有深度,才能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够主动积极地收集信息﹑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只有具备了很强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才能将重要有效的信息传递给观众,才达到了电视媒介最初的基本要求。
②熟悉电视传播规律。电视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一种传播手段,有其独特的传播规律,它不像其它的传播媒介,只需将所搜集到的信息传播给大家,而是通过一个大的团体共同协作努力。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要具备一些基本的职业素养,如一般的采访﹑写作﹑策划的能力外,还要熟悉电视传播的规律,熟悉电视节目从开始到最后形成,呈现给观众的过程的各个工作流程,熟悉有关电视媒介的各个技术方面的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