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热高烧难退 梦想能否照进现实(2)

2024艺考
2011-2-22 09:03:35 文/苏智源
“兼报的考生增加是艺考人数没有随高考大军减少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随着经济地发展,欠发达地区对艺术感兴趣的考生在增多。”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虞立红表示,这其中的“兼报”考生,既有兼报学校的,也有兼报专业的,而最后的统计是按专业来统计的。
一考生告诉记者,经常有明星在电视上讲当初陪人报考电影学院自己却一不留神被选中,选角色也是这样,总有“意外的惊喜”。还有的明星当初也是辗转考试,可能中戏没录取,北电录取了;北电没录取,上戏录取了。所以他也想试试,不管怎么说,多几个选择总是好的。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清盲目报考是大多数学生沦为陪考的重要原因。有些学生艺术水平明显不够,也报了许多学校,期待“捡个漏”,因为文化课达不到传统高考的要求,而艺术类院校对文化成绩要低很多。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艺考热不一定是好事。有些艺术门类像舞蹈、书法、绘画不是临阵磨枪就能过关的。而表演等专业对形象要求较高,又让家长甚至整个社会产生误导,“漂亮脸蛋好成名。”一个女孩亲口对记者讲述自己学表演的优势就是“我的五官”。
与此同时,各个学校都采取了冷处理方式。2010年,北电表演学院共招收80人,其中有20个名额是相声班,而今年表演专业仅招收30人,相声班也停止招生。中戏表演系今年将招收60人,与去年不分方向不同,今年表演系分为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和京剧表演三个方向,后两个方向分别招收20人和15人。也就是说,中国最出明星的两个表演系合起来招生不过55人。
而这更加剧了少男少女们的竞争激烈程度。据了解,如果不参加各类培训班,仅食宿交通报名成本,一个外地学生报考北京、上海四五个院校大约花费两千元左右,而如果要增加入选几率,各类有针对性地培训加起来,从两三万到七八万投入都有。而这些学生中95%以上都将被淘汰,也就是说这些投入都将打水漂。因此,艺术院校从一开始就注定不是普通人能问津的。
虞立红提醒学生,梦想不要太遥远,太缥缈。中国能有几个章子怡?有几个巩俐?说到底,艺考也是考试之一种,艺术专业也是专业之一种,要让社会、家长、学生对此有清醒认识,清晰规划孩子的未来。孩子的选择还是要以兴趣和特长为主,而不要让暂时的名利蒙住了双眼,用孩子的一生等待去赌不可知的明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