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招|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2023/3/8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特色与优势
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智能制造创新应用公共实训中心
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省级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四川省双高建设培育单位—建设高水平汽车制造与实验技术专业群
内江“智能智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工程研究分中心
校企共建智能制造陈蕴博院士专家工作站
校企共建发动机曲轴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校企共建智能制造实践中心
校企共建兰祖刚技能大师工作室、赵小东技能大师工作室、李晓兰劳模创新工作室、皮扬勇技能大师工作室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内江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内江市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实训基地
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川省“高校党建‘双创’标杆支部培育单位
国家骨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国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专业、省级双高建设专业群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创新创业意识,掌握整车生产基本知识和工艺方法,具备汽车装配与调整、汽车质量检验与检测的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
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检测企业及相关汽车企业。从事汽车总装、下线检测、汽车焊装、汽车涂装、汽车冲压及相关岗位工作的汽车装调工、汽车检测员、汽车焊装工、汽车喷涂工、汽车质检员、汽车装调技师、汽车生产管理员等。
校级重点专业、争创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四川省诊改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面向内江本地及成渝经济区,培养具备有效沟通协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培养具有扎实新能源汽车制造、售后服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职业精神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
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4S店、保险公司、汽车评估公司、汽车售后服务企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等。从事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制造等工作。
智能联网汽车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内江,面向“成渝双城经济圈”,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智能网联汽车及系统(部件)样品装配、调试、标定、试验,成品装配、调试、标定、测试、质量检验、相关工艺管理、运营服务等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
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及各系统成品的生产制造员、工艺管理员、运营服务员等工作。
争创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培养目标
立足内江,面向成渝“双城”经济圈,培养具备有效沟通协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培养具有扎实汽车服务与营销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职业精神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
面向汽车营销和维修企业,在经营、服务一线能从事汽车销售、汽车配件及用品销售、售后服务、二手车销售、车险理赔、汽车维修接待、市场专员以及客服专员等服务工作。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专业、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建设及双高建设专业群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四川省及成渝地区,服务于机械智能装备、汽车等行业,通过学习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智能制造设备的操作、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等专业能力,适应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创新意识和较强工作能力,并可从事运行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
智能制造设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操作、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设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产线)故障诊断、维护维修等。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省产教融合示范及省级双高专业群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四川省及成渝地区,服务于汽车、现代制造、塑料制品、食品、饮料、医药、烟草、电力设施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从事工业机器人设备的操作与编程、设备管理与维护、销售、推广与售后技术支持、生产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
工业机器人装调维护人员、方案设计与应用人员,工业机器人应用项目研发、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生产项目管理。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专业、四川省诊改试点专业、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及省级双高专业群建设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具备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等专业技能,具备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等职业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岗位
生产技术操作员、生产管理技术员、维修技术员、产品服务技术员,机电工程师、机电产品销售工程师、销售经理、二级建造师(机电)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国家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专业、省级产教融合示范项目建设专业、省级双高建设专业群之一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常用零件的制造工艺编制、工装设计与选择、普通和数控加工、质量检测及机电设备应用等基本知识,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与加工、机械产品安装与调试能力,从事较简单产品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械产品加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线维护、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岗位
毕业生主要在机械制造行业但任机械零部件加工人员、机械加工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人员、机械设备和工装维护人员、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人员、机械产品的售后服务人员、机械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等的工作。
END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