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四川画像砖

大学美术
2015/3/15
在画像砖艺术中,出土最多、内容最丰富、艺术性也最高的是四川的画像砖。它在整个汉代画像艺术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四川的画像砖大致分两种风格。成都地区的画像砖,均为约40厘米见方的方砖,画面比较复杂,线条亦比较遒劲。其表现方法多采用线条、间或采用浅浮雕形式,或者用二者相对合的方法,故显得特别生动而富于变化,使主要部分鲜明突出。成都以外的德阳、广汉县所出的画像砖,均为长方形砖。其表现方法一般都采用浅浮雕的形式,而少用线条,即使偶尔用一些线条,也不如成都地区的简练,所以在画面上略微显得粗糙呆板,不如成都地区的生动。画像砖的制作都是用雕好的模型印制而成,有的再涂粉打底,施加彩绘。四川画像砖的制作时代大都是东汉后期和蜀汉时期的作品,大致相当于公元2世纪后半叶至3世纪前半水。说明它是在受到中原的画像艺术影响之后发展起来的。四川画像砖在内容上,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几乎百分之九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凡主人享有的山林田泽、渔田盐井、车马居室、宴饮博弈、歌舞杂技诸事,样样为之具体造型,题材复杂多样。重庆博物馆藏的成都扬子山二号墓出土的《弋射收获画像砖》,长45.8厘米,高40厘米,厚5.2厘米,画面上下分作两图。上图工人坐在水塘岸上,弯腰张弓射着从水中惊飞起来的水凫。塘中有的水鸭惊慌的浮:动,有的张翅欲飞,有的直冲天际,在这一群水凫各个不同的形象上,既可看出各种动作的连续性,也显出艺术家捕捉这一刹那物象精神的本领。再就是用荷花池中凋零的荷花和丰满的莲蓬,及远处两株落掉叶子的大树,来表示秋天的景色,也恰如其分渲染了气氛,并和下部的收获场景有了内在的关联。画像砖的下图是一个秋天丰收的场面,有两人在前持镰割稻,三人在后拾稻、扎稻,一人送饭到田间。艺术家对这些人物禾稼之表现手法极洗练,具有豪放古朴的特点。就内容上说,在汉美术品中描写怔民生活的实在少见,因此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