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考研大纲

浙江考研报考
2022/3/14
2022年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说明:由于专业课考试为各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就要以各院校公布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重点为准,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部分自命题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中药学综合
基本内容: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药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由以下四门课组成:《中药炮制学》、《中药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中药炮制学
1.绪论;2.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3.中药炮制的基础理论;4.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5.中药炮制的分类;6.中药炮制常用辅料;7.中药饮片的包装贮藏与质量控制;8.净选加工;9.饮片切制;10.炒法;11.炙法;12.煅法;13.蒸煮?矸ǎ?4.复制法;15.发酵法、发芽法;16.制霜法;17.其他制法:烘焙法、煨法、提净法、水飞法、干馏法、特殊制法。
中药学
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中药的产地与采集;3.中药的炮制;4.中药的性能;5.中药的配伍;6.中药的用药禁忌;7.中药的剂量与用法;8.解表药;9.清热药;10.泻下药;11.祛风湿药;12.化湿药;13.利水渗湿药;14.温里药;15.理气药;16.消食药;17.驱虫药;18.止血药;19.活血化瘀药;20.化痰止咳平喘药;21.安神药;22.平肝息风药;23.开窍药;24.补虚药;25.收涩药;26.涌吐药;27.攻毒杀虫止痒药;28.拔毒化腐生肌药。
分析化学
1.绪论;2.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3.重量分析法;4.滴定分析概论;5.酸碱滴定法;7.配位滴定法;8.氧化还原滴定法;9.沉淀滴定法;10.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11.光谱分析法概论;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3.荧光分析法;14.红外吸收光谱法;15.核磁共振波谱法;16.质谱法;17.波谱综合解析;18.色谱分析法基本理论;19.经典液相色谱法;20.气相色谱法;21.高效液相色谱法;22.色谱联用技术。
有机化学
1.命名、结构及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的国际IUPAC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及结构关系。2.有机化学反应:重要官能团的典型反应及相关转换的常用方法及其规律;掌握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熟悉典型的人名反应。3.有机合成:官能团的保护与去保护、导入和转换;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4.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等活性中间体,熟练掌握经典反应的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5.鉴定: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6.了解糖类、氨基酸等天然产物的结构和性质。
考试科目名称:药学综合
基本内容:
Ⅰ考查目标
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药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Ⅱ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由《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四门课程组成,各科考试可参考以下主要内容:
(一) 《有机化学》
1.绪论;2.有机化学的化学键;3.立体化学基础;4.烷烃;5.烯烃;6.炔烃和二烯烃;7.脂环烃;8.芳烃;9.卤代烃;10.醇酚醚;11.醛酮醌;12.羧酸及羧酸衍生物;13.取代羧酸;14.糖类;15.含氮有机化合物;16.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17.杂环化合物;18.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二)《分析化学》
1.绪论;2.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3.重量分析;4.滴定分析概论;5.酸碱滴定法;6.配位滴定法;7.氧化还原滴定法;8.沉淀滴定法;9.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10.光谱分析法概论;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2.红外分光光度法;13.核磁共振波谱法;14.质谱法;15.色谱分析法基本概论;16.经典液相色谱法;17.气相色谱法;18.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药理学》
1.药理学总论(包括绪言、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2.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及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3.中枢神经系统概论及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4.利尿药及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5.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6.作用于呼吸及消化系统的药物;7.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8.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9.抗菌药概论、各类抗生素及人工合成的抗菌药;10.抗恶性肿瘤药。
(四) 《药剂学》
1.绪论:药剂学的概念和任务、分支学科、剂型及辅料重要性、药品管理规范等;2.基本理论部分:表面活性剂、流变学及粉体学、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等与制备工艺紧密相关的基本理论;3.主要剂型部分:各种不同剂型如散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的定义、特点、处方组成及分析、制备技术与质量控制等;4.新剂型与新技术部分:药剂学研究发展前沿的新剂型及新技术,如包合技术、脂质体、纳米粒、微乳、微囊、微球等;5.中药制剂部分: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6.药剂与疗效部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及药物制剂的设计。
点击查看大纲详情:https://yjsgl.zcmu.edu.cn/show/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