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介绍

招生专业
2023/4/24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部省合作共建高校”——郑州大学的直属院系,源于1956年建校之初的政治系,是郑州大学最早成立的7个院系之一。
学院以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公共服务意识强烈、专业理论功底深厚、环境适应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突出的卓越人才为目标。学院下设行政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系、社会工作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政治系;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公共管理(MPA)和社会工作(MSW)专业硕士学位点,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人力资源管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公共管理省级特色骨干学科,公共管理、政治学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河南省重点智库,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学院概况
01
科研成果:
学院科研成果突出。截至2022年12月,我院近五年来教师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4项,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CSSCI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向党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20余份。
学院围绕公共事务治理、互联网政治安全、社会治理和社会工作等研究领域,充分发挥新型特色智库作用,服务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坚持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在提升学科优势的同时,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已成为中部地区政治学、公共管理和社会学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基地、决策咨询基地和对外交流基地。
自学院成立以来,全体师生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副教授22人、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总数的69%,45岁以下教工67人,占总教工数的63%;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访学经历教师24人,占28%。学院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政治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社会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有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社科名家、全省百名优秀理论人才、河南省青年文化英才、“中原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称号31人次。
人才培养:
学院设置了特色核心课程以及复合通识课程。本科生按照“公共管理类”专业入学,统一学习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突出培养思辨与分析能力。在大二上学期结束后进行专业分流,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以及个人特长自由选择专业,按照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学习,促进知识的融合和精通。
学院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学以致用,培养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学院不断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深与海外名校合作,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搭建学生交流学习平台,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不断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
目前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883人,硕士研究生 456人,MPA研究生654人,博士生67人。
本科专业介绍
02
01
行政管理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行政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从事管理和服务以及科研工作的专业人才。专业开设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课程,及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学、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等专业课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使学生得到行政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组织管理实践及专业外语等方面的综合训练。
0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公共服务意识强烈、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卓越公共管理人才。通过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既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又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够胜任城乡公共服务部门综合管理和具体业务工作,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3
社会工作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理论与知识,具备较熟练的社会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以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04
国际政治专业
本专业以“厚基础,高素质、国际化、强能力”为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学、外交学理论和知识,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国际谈判与国际沟通能力,能够在国际组织、外事部门、跨国公司、涉外机构、大众传媒、大型国企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战略研究、政策咨询、情报分析、外交外事管理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研究生专业介绍
03
01
公共管理学科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科1985年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并于次年正式招生,1993年获行政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特色学科、河南省重点培育一流学科,拥有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及首批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以及郑州大学社会调查中心、郑州大学河南省廉政评价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科研环境与条件优越。
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秉承传统、立足优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需求,探寻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中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凝练形成了政府理论与绩效管理、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地方政府治理与创新、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四个优势方向,相关研究居国内前列。2022年发布“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我院公共管理学科排名再创新高,荣登全国榜单第15位,较去年上升1位次,再次居全国前10%,在公共管理一流学科(10%)行列排名稳中有升。
02
社会学学科
社会学学科起步于1988年郑州大学设立的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专科),这是河南省第一个社会学类专业,也是全国最早设置该专业的高校之一。1998年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是河南省最早设立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00年获批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南省最早设立的社会学硕士点。2009年获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是全国第一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社会学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社会性别与社会发展、政治社会学。本学科目前共有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3人,河南省青年百优人才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
03
政治学学科
政治学作为郑州大学建校之初的七大学科之一,学科历史积淀深厚,1986年获得科学社会主义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成为“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持的基础学科之一。2014年入选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15年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016年成立郑州大学国际公共安全研究中心。2017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18年成立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心。2019年获批国际政治本科专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2021年郑州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依托政治学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成立,2022年依托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的国家安全二级博士点设立,为优化河南省高校学科布局,培养更多的本土政治学人才筑起学科高地。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