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2023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注意事项

北京高考作文
2023/5/19
近日,各省市发布了关于2023年高等院校招生工作规定的相关公告,公布了关于今年高考的相关政策及高考的具体时间安排,距离2023年高考考生参加高考近在咫尺,那么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值较大的模块,作文写作训练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3年高考作文写作训练注意事项
距离高考近在咫尺,想要在剩下的时间里大幅度提升作文分数比较困难,此时在写作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熟悉命题要求:仔细阅读命题要求,了解题目所涉及的主题、角度和限制条件。
2.确定文章结构:根据题目要求和自己的思路,确定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3.做好素材准备:在写作之前,要充分准备素材,包括相关的事实数据、案例分析、引用名言等。
4.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5.突出主题思想:在文章中要突出主题思想,并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6.注意篇幅控制:在考试中要注意篇幅控制,确保文章长度符合要求并且没有冗余内容。
7.寻求指导和反馈: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指导和反馈,及时纠正不足之处,提高写作水平。
想要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兼顾到以上内容,最好是在练习过程中不断修正。为此,本站特为2023年北京高考考生整理了真题信息,以用作考生的练习资料。
2022年北京高考作文:1、学习今说,2、在线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2)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一些社区为两米间隔线设置了安全贴心、形式多样的标志,有的是撑起的晴雨伞,有的是贴在地上的古诗词图片。请你选择一个检测点,依据其环境特点,设计两米间隔线标志,并写出设计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
(3)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题目解析: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北京卷作文选题 “学习今说”,可以说是为广大考生量身定制“零距离”的命题,材料“学不可以已”更是出自考生们熟读成诵的名篇《劝学》,考生根据自己的真实学习生活境遇以及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思考,不难选材立意。材料中“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句话提醒考生注意,“学习今说”之“今”是议论的重点或者说叫做落脚点,也就是重点论述当代我们对学习的看法。
写作指导:
可供选择的论述角度: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这其中若从学习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角度入手,比如学习方法古人论述已尽,教人专心、勤奋、坚持不懈等等,写来容易陷入机械的说教。学习的目的和价值是个是个很值得探讨的角度,可以此为重点切入,或结合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去成篇,对比古今阐明当代我们学习的目的或价值是什么,引述材料也较为容易,可以反比“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黄金屋、千钟粟”这种把读书入仕当作人生最高追求的功利目的。也可以类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及“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为强国而学习” 等,扣紧时代的脉搏,议论写作。
更多年份高考真题及解析指导>>高考作文
更多高考生所需资料:
>>>高考专栏:
2023届高考考生所需资料合集!
更新各省市北京教育考试院及高校最新动态,根据官网实时更新中~
省去考生收集信息的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