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2014年招生简章(3)

湖北高考招生简章
2014/5/14
第六章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及定时器,掌握用于脉冲产生,整形和定时的几种基本单元电路。
1.单稳态触发器
了解:脉冲信号波形的特性参数,单稳态电路的分类,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功能、引脚、波形图。
理解:微分型单稳电路的原理。
2.多谐振荡器
了解:多谐振荡器的分类。
理解:环行多谐振荡器原理。
3.施密特触发器
了解:集成施密特触发器功能、引脚、波形图。
理解:施密特触发器原理及应用。
4.555定时器
了解:555定时器原理、功能、引脚。
应用:会用所学电路单元构成脉冲波形产生电路。
第七章存储器与可编程逻辑器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了解最新的集成芯片及其应用。
1.存储器
了解存储器的类型、特点、读写时序。
2. 可编程逻辑器件
了解:PLD的基本结构、分类、特点,PLD的开发过程。
四、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在本大纲中,提出了“了解”、“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它们的含义是:
“了解”——能知道有关的名称,概念,简单的工作原理。
“理解”——能全面把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有关的特性。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熟练使用元器件或芯片组成单元电路。
2.指定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
3.关于命题和考试: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题不同能力层次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为20%,理解约占45%,应用约占35%。
(3)试题难易程度:分四档——易、较易、较难、难。比例是:2:4:3:1。
(4)试题题型有单项选择题、画图题、计算题、化简题、设计题、综合分析题等6种。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
《会计学原理》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会计学原理”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是为学习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打基础的。它讲的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由于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工作的根本,故而本课程在概括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主要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和实务。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会计基本原理的认识和掌握,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最基本的会计基础理论、具备最基本的会计技能。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从理论、方法和操作技能上,为学习会计核算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1.会计基本问题
第一章总论,概括会计的基本问题,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含义与职能、会计的对象和特征、企业与会计。
2.会计基本理论
第二章会计基本理论部分,从理论上概括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及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
3.会计核算基本方法部分
第三章至第十章,系统阐述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和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程序。其中,第三章至第五章,阐述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账户和复式记账原理和应用类。主要围绕账户和借贷记账法说明记账的原理。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第六章至第十章,阐述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称会计核算形式)、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根据记账原理,结合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格式,说明记账和编表的实务。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其中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在考核要求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它们的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这是较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中等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总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问题,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会计的含义与职能,明确会计的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了解企业与会计的关系,为以后各年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般)
2.会计的含义与职能(重点)
识记:会计的含义及会计的特点
识记:会计的基本职能
3. 会计的对象和特征(重点)
识记:了解和认识会计对象
理解:会计的特征
4. 企业与会计(一般)
理解:企业的性质与类型
理解:企业与会计的关系
第二章 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础。熟悉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会计要素(一般)
识记:6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
2.会计恒等式(重点)
理解:通过具体的经济业务理解会计恒等式
3.会计基本假设。(重点)
了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含义
理解:会计基本假设对组织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4. 会计基础。(重点)
理解: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区别
应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5.会计的方法(重点)
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内部关系
第三章 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及其与账户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掌握设置会计账户的必要性及其账户的基本结构。掌握复式记账的原理和借贷记账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账户的设置(重点)
识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理解: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2.复式记账原理(重点)
识记:复式记账法及借贷记账法的涵义,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结构、试算平衡
应用:借贷记账法在具体经济业务中的运用以及简单的经济业务会计分录的编制
第四、五章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借贷记账法,结合工业企业初步掌握产供销过程和财务成果的基本核算程序,理解其基本内容,账户的设置和主要业务的账户对应关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资金筹集的核算(一般)
识记:筹集资金业务相关基本账户的结构
应用:筹集资金业务的会计核算
2.供应业务的核算(重点)
识记:采购成本的构成,及供应过程相关基本账户的结构
理解: 工业企业采购过程的经济业务
应用:工业企业采购过程的会计核算
3.生产业务的核算(重点)
识记:生产成本的构成,及生产过程相关基本账户的结构
理解: 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经济业务
应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会计核算,包括生产过程中不同部门发生费用的归类,及月末制造费用的分配、完工成本的结转
4.销售业务的核算(重点)
识记:销售成本的构成,及销售过程相关基本账户的结构
理解: 工业企业销售过程的经济业务
应用:工业企业销售过程的会计核算,包括销售过程中增值税、消费税等销售税金的处理
5.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一般)
识记:其他经济业务相关基本账户的结构
应用:其他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6.结算业务与分配业务的核算(重点)
识记:结算业务与分配业务相关基本账户的结构
理解:结算业务与分配业务
应用:结算业务与分配业务的会计核算,包括工业企业财务成果的汇总和分配,及月末有关账户的结转
第六章 会计凭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种类和传递、保管的有关规定,掌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一般)
识记: 会计凭证的意义、分类
理解: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要求
2.会计凭证的填制(重点)
应用:简单经济业务有关会计凭证的填制
3.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一般)
识记: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的内容
第七章 会计账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账薄的概念、分类和作用,还需掌握记账的基本规则和错账更正方法,学会记账。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一般)
识记:账簿的定义、分类
2.账簿的设置和登记(重点)
识记:常用账户的设置和登记
理解:账户内容与对应凭证的关系
3.对账和结账(一般)
理解:月末及年末对账和结账的具体做法
4.记账规则(重点)
识记:账簿登记的规则
应用: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的具体运用。
第八章 账务处理程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实务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各种会计核算形式,以及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使用的会计凭证和账簿及其账务处理的程序和过程。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编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了解)
识记: 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般)
识记: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内容、适用范围
理解: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具体应用过程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重点)
识记: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内容、适用范围
理解: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具体应用过程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了解)
识记: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内容、适用范围
理解: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具体应用过程
第九章 财产清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产清查的必要性,着重理解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财产清查的含义和种类(一般)
识记:财产清查的含义以及种类的划分
2.财产清查的范围和方法(一般)
识记:财产清查的范围以及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重点)
识记:财产清查方法和处理的步骤
理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应用:财产清查中各种财产物质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财务会计报告分类,熟悉整个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会计报表概述(了解)
识记: 会计报表不同划分标准的不同分类
2.资产负债表(一般)
识记: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基本结构、依据
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填制方法
3.损益表(一般)
识记:损益表的定义、基本结构
理解:损益表的基本填制方法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指定教材
《会计学原理》,余珍等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参考书目:企业会计准则详解(2008年版)
2.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列入本考纲考核知识点的,作为考核范围。
3.关于考试大纲中能力层次的说明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高层次的要求。
4.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所列的考试知识点均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题不同能力层次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为20%,理解约占45%,应用约占35%。
(3)试题难易程度:分四档——易、较易、较难、难。比例是:2:4:3:1。
(4)试题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会计分录题等5种。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
《电子商务概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入门课。课程通过描述互联网对商业模式的影响,从商务模式的选择到资金流、物流的处理,将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逐一展开。本课程要求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流程和基本应用模式。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体系与各个组成部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今后开设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本课程的助学或教学中应当尽可能采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使用金融、商业和政府机构中的例子,以便考生能把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助学或教学中,建议采用案例教学和案例考核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阅读、分析电子商务案例的技巧。这些方法包括:(1)综合阅读技巧;(2)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技巧;(3)SWOT分析法。
培养考生的上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使考生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还使他们能够在考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二、课程的考试目标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得考生能够:(1)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2)了解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及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各种应用;(3)正确评价企业的电子商务决策以及电子商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4)将上述内容与企业电子商务的最新实践联系起来;(5)为进一步学习电子商务其他课程和知识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电子商务涉及面很广,且正在迅速发展之中,其体系与概念也处于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本课程将围绕电子商务体系中的主要概念展开教学。课程的课堂教学集中于:电子商务概述、网络营销与网络广告、B2C电子商务、B2B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商务其他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支撑环境。要求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电子商务中的四大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物流)及其相互关系,基本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电子商务的基本分类,理解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支付在电子商务体系中的作用与工作原理。各章节的基本要求具体如下:
1.电子商务概述
了解电子商务产生的动因和发展的背景,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征,了解电子商务的分类,掌握电子商务在现今国内外的发展形势。
2.网络营销与网络广告
了解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的相同点和区别;掌握网络广告的特点及推广方法;了解网络营销方法与策略,能进行网上市场调研。
3.B2C电子商务
掌握B2C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B2C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了解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了解电子交易市场中EM运营模式,掌握网上开店的流程。
4.B2B电子商务
掌握B2B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了解B2B电子商务模式,掌握B2B电子交易盈利模式,了解B2B点电子商务。
5.电子商务服务
了解电子商务服务的概念及特点、电子商务服务的内容;熟悉电子商务服务商,了解电子商务服务商提供的服务;熟悉电子商务服务创新的内容。
6.电子商务的其他应用
熟悉电子政务的概念及提供的服务,了解电子政务的最新发展;了解网上拍卖模式、虚拟社区运作;掌握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7.电子商务系统
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及构建;熟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掌握电子商务实现策略。
8. 电子商务支撑环境
了解电子商务安全保障及电子支付;掌握电子商务的物流环境的概念,组织模式和面对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了解电子商务信用环境的意义,理解电子商务活动中信用体系的构建要素。了解电子商务活动中政策法规环境,理解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社会环境因素和影响意义。
四、关子命题考试的要求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90分钟。
(4)题型结构:五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5)参考教材:电子商务概论(第二版),王伟军 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