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2014招生简章

山东高考招生简章
2014/4/30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为进一步做好2014年招生工作,规范招生管理,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深入实施“阳光高考”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职招生工作。
第二条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条 学校代码:13856
第六条 办学类型及层次:公办、普通高职(专科)院校
第七条 校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大学城文化路888号
第八条 基本情况: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学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20.67万平方米,在校生6521人。图书58万册,电子图书3200G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23.68万元。
学校设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基础部等系部。开设38个专业,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IT类为主,向相关专业延伸。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等5个省级特色专业,有通信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校级特色专业。另有14门省级精品课程,6项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经过36年栉风沐雨的办学实践,学校凝练出“求真达善 致知力行”的校训。是“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国家“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自2004年至今,连续10年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2013年,根据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印发的《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鲁教高字〔2013〕18号),我校被确立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立项以后,学校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10个重点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通过3年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园”,成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数字化育人环境示范基地、中小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取得显著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九条 办学条件: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施等方面已形成独特优势,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办学活力。
基础设施完善。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锻炼、文化活动等设施完备。学校先后投入2亿多元建设资金,重点突出了校园的功能化、园林化和数字化,目前新校区第二期建设工程正在施工中。园林化的“绿色校园”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化资源库和虚拟实训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配备有电子图书系统和丰富的数字期刊,图书编目和流通已全部实现数字化。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内培外引”、“邀专聘能”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师资结构。目前拥有在任教师309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9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师182人,“双师型”教师99人,其中15人为部门负责人或项目经理。
建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综合实训基地”、“齐鲁软件园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校内实习实训设施建设,现有电路、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单片机、电工与电子、大学生创新等60余个实验室。建成有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家电维修、通信终端设备维修、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微机组装、会计电算化、现代物流管理、数控加工中心、汽车维修中心等76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有“教、学、做”一体化教室54个。
第十条 办学特色
◎立足 IT领域的专业设置
秉承科技发展大势,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立足IT领域,明确服务面向,优化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呈现集群化特色,按照“做大做强电子技术类、做优做尖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类、做新做特自动化与机电技术类、做精做活商务与信息类”的建设思路,形成了电子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自动化与机电技术、商务与信息服务等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就业优势突出的专业群。
◎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滚动支持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置
不断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改革,开发了一系列“做中学”、“学中做”及“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如“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电子技能”、“网站建设”、“汽车电子技术”、“物流管理”等,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50%以上,将理论知识教学有机地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