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化学命题特点考试技巧指导

山东高考最新信息
2017/5/6
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命题特点
以往山东卷的命题特点是“广积粮”,相对来说考点较为分散,而全国卷则是“深挖洞”,考点比较集中且考查方式相对固定,经常围绕某一问题刨根问底,这就使得平时复习时目标较为明确,“中靶”的可能性更大。
全国卷考纲增加的内容和变化有:
1.电子式的书写、晶体类型的判断,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过量问题)。
3.无机框图推断题。
4.二价铁的检验:
5.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官能团,上升到类别要求,顺反异构。
6.有机化学模块的各种谱图,尤其是核磁共振氢谱(NMR)中峰的个数与峰面积和氢原子的关系。
7.羟醛缩合原理(α-C、H与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
8.聚合物单体的判断。
9.实验仪器的识别:三颈烧瓶、滴液漏斗、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的识别与用途。
10.有关计算方面的变化。
(1)要求步骤。
(2)运算量大,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3)需要近似处理,有效数字。
(4)特殊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压强平衡常数)。
对照考纲梳理考点提高应试技能
1、重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新课标精神的浓缩。因此,近年的高考试题在命题形式上不断推陈求新,在试题情境设置上更加贴近生产生活。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与治理、化学材料的制造和应用等,往往就是高考命题的素材。形式上灵活多样,起点高,落点低,充分体现了化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在高考中对于此类问题要认真剖析,充分挖掘与化学知识的结合点,利用化学方法、原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节能减排”与“低碳”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以此为背景考查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燃料的充分燃烧、能量的相互转化以及反应热等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角度,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不可轻视化学用语的正确使用
化学用语是进行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是富有特色的化学语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化学用语可以反映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非常重要,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对化学用语内涵的正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基础,一定要理解准确、书写规范。
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电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热化学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正确理解,准确运用和规范书写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3、准确把握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过程体现了化学反应原理,反映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具体表现形式。化学反应过程是试题考查化学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正确分析化学反应过程可以发现物质制备和转化的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的物质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有关问题。
4、注意相近概念辨析
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相近概念,如分离和提纯、检验和鉴别、蒸发和蒸馏等。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错用和混淆,就需要对这些概念抓住关键字词,从概念的内涵和使用范围两个方面进行辨析并通过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例证,以达到规范使用化学概念的目的。
5、规范表述试题答案
答案表述是展示考生答题的最终环节,也是决定考试得分的关键环节。在高考时,要时时处处注意答案的规范表述,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知识性失分,力争做到“会做的题都得满分”。
要避免以下三个问题:
①会而不对:主要表现在解题思路上考虑不全或推理不严密或书写不准导致失分;
②对而不全:主要表现在思路大致正确,但丢三落四,或遗漏某一答案,或讨论不够完备,或以偏概全,或出现错别字;
③全而不精:虽面面俱到,但语言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
6、注重图像、图表分析
图像题和表格题,统称为图表题。它是指以图像、图形和表格为试题的信息来源,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精心设计问题的一种信息处理和分析题。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