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考前学习指导物理考试技巧指导

山东高考最新信息
2017/5/6
罗凯中学高级教师,泰安一中物理教研室主任;1991年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从教26年来一心研究中学物理教学,专心研究高考,结合学生特点认真教学;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物理知识,还让他们领略物理知识的魅力,掌握物理思想在实际生活中以及其它领域的应用,养成严谨认真的处事风格。
一、物理考前学习指导
1.脚踏实地,避免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题目一定要落实在笔尖上。
2.刷题不只是量更重在质(提炼思路和方法),注意刷题不是简简单单的狂做题,而是带着目的或目标,做某种类型的题,从中获得做这种题型的方法,然后再选同类型的题进行练习。
3.做套题时,一定要按要求、按时间、按规范去做。
4.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
5.要尽可能理解、掌握出题人的意图。
6.不要一味做难题,认为高三复习就是做难题,其实重在专题(分知识、方法、能力)突破。
7.物理除了理解还要记忆一些小结论。
8、在复习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精读课本,不留死角。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
二、物理考试技巧指导
1.审题
全面分析题目给定的物理过程。每一道物理题目都展示了一幅物理图景,解题就是去探索这个物理过程的规律和结果。准确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物理过程。具有一定难度的物理题目,往往含有隐蔽条件,这些隐蔽条件可隐蔽在题目的已知条件中、要求中、物理过程中、物理图象中和定律应用范围中及答案中。
(1)由物理概念的内涵中找出隐蔽条件。
(2)由物理现象的分析找出隐含条件。
(3)由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出隐含条件。
(4)由物体运动规律的约束找出隐含条件。
(5)由题中的数学关系找出隐含条件。
(6)由物理中寻找隐含条件。
(7)从关键语句中寻找隐含条件。
(8)从题设图形中寻找隐含条件。
2.求解过程
列方程时要做到“三要三不要”: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
3.审视答案
(1)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3)尽量不要以分数作计算结果,如“1/2”等应把它换成小数。
(4)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1到2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5)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4.重视选择题的做题方法
●方法1:直接判断法
根据所学的概念、规律等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推理的常识性试题,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方法2:特殊赋值法
试题选项有不同的计算结果,需要考生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有些试题如果考生采用全程计算的方法会发现计算过程烦琐,甚至有些试题超出运算能力所及的范围,这时可采用特殊值代入的方法进行判断。
●方法3:特例反驳法
特例反驳法是在解选择题时,当碰到一些似是而非并且迷惑性极强的选项时,直接运用教材中有关概念往往难以辨清是非,而借助已掌握的一些特例或列举反面特例进行反驳,逐一消除干扰项,从而快速获取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4:选项分组法
有一类选择题,可以通过合理想象,巧妙分组进行解答。这类选择题的题干中有“分别”“依次”等强调顺序的词语出现。先找出最有把握判断的叙述项,并把它们的位置固定,再与供选项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答案。这种解法既可避免多选、漏选,又能提高答题速度。
●方法5:巧用推论法
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推论,这些推论在计算题中一般不可直接应用,但运用其解答选择题时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可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方法6:筛选法
筛选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概念、原理、规律,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不合理因素(不正确的选项),将其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方法7:比较分析法
如果涉及一个图像,可以对图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仔细观察。如果涉及几个图像,可以分别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相似处和相同条件下的不同处。比较分析法是确定事物之间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
●方法8:等效思维法
等效思维法就是要在保持效果或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对复杂的研究对象、背景条件、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分解、重组、变换或替代,使它们转换为我们所熟知的、更简单的理想化模型,从而达到简化问题的目的。
●方法9:计算推理法
计算法是根据命题给出的数据,运用公式推导或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选项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方法多用于涉及的量较多,难度较大的题目。
●方法10:量纲法
量纲法也叫单位判断法,在物理学的运算中单位关系一定满足量纲的规律,对物理量只用符号表示的选择题,有时可以根据量纲结合排除法做出选择,可使问题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