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2016江苏高考语文大纲新变化

江苏高考最新信息
2015/12/2
人民网南京11月30日电 (姚媛)江苏省教育考试院30日发布了2016年《高考招生说明》,对语数外、物化生和政史地等9门课程的高考考查内容做了详细说明。具体包括“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和“典型题示例”等部分。人民网记者约请省内9门课名师,就2016年高考的题型、难点进行分析,解读新变化并给出具体的复习建议。
据了解,与2015年的高考说明比较,2016年高考内容总体保持稳定,变化不大,但在命题指导思想上有所突破。语文科目在内容和表述上作了适度微调,但命题的能力立意和考查重点没变,体现了稳中求进。数学科考试说明变化也很细微,英语科目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订,在保持总体目标和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替换了部分典型题示例,修订增补了一些单词的词性。其他六门科目的高考说明较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附:名师解读2016年高考9门课程内容新变化
语文:适度微调,稳中求进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於(中学高级教师)
在学校和老师特别关注的“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主要有以下变化:
首先,考试范围有所调整。古代诗文默写篇目初中部分,篇目还是30篇,增加了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篇,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和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两篇则不列入本年度考试范围。文科加试的名著阅读篇目,将泰戈尔诗(原为《飞鸟集》)调整为郭沫若《女神》,其他篇目与去年一致。
其次,个别考点的表述有变,可能对命题和备考产生影响。主要有两处,一是古诗文阅读分析综合要求下的“归纳内容要点”后,删去了“概括中心意思”,表达更为简明,给命题的空间也更大。“内容要点”可以就文本材料的主要内容而言,也可以指相对次要的、只关乎文本局部的内容。二是写作基础等级要求的第(2)点,将“符合文体要求”改为“体现文体特征”,“符合”显然要求更全面,而“体现”则意味着在文体特征上要求的放宽。
其他的变动,更多属于语词的调整,目的是使表达简明严谨,无须深究其中的微言大义。比如现代文阅读部分探究考查的第(1)点,删去了“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并将“发掘作品的意义”中的“意义”改为“意蕴”,看上去变动很大,但考查内容和能力层级没有实质变化。再如“语言文字运用”的题数由4题调整为5题,与近两年的命题实际相符。另外,“典型题示例”也按惯例作了一些更新,采用了全国卷2015年的两道题。
2016年语文科考试说明在内容和表述上作了适度微调,但命题的能力立意和考查重点没变,体现了稳中求进。复习备考时应准确理解考试说明,切实转变重知识轻能力、重试题轻问题、重训练轻阅读、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确立以能力素养为导向的新思路,精练多思,学会感悟与归纳;现代文阅读要摒弃“踩点复习”的思路和策略,强调整体感知,达到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融汇,帮助学生提高解读不同类型文本的能力;作文要强化思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了解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注重情感与理性的个性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