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的校史 中国石油大学办学条件

大学介绍
2022/4/15
一、中国石油大学的校史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北京石油学院。
1953年,为支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石油工业发展,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石油石化等系科,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正式创立,这就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
1960年,跻身国务院确立的64所“全国重点大学”行列。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东营,更名华东石油学院。迁校造成了学校人财物的巨大损失,当时所有校舍仅是只有40000平方米的“干打垒”土房,没有实验室、图书馆和运动场。面对困难,师生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盐碱滩地上把学校再建了起来。
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更名“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北京,由石油大学(北京)和石油大学(华东)两部分组成;石油大学(北京)在1989年面向全国恢复招收本科生。
199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行列。
2000年,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直属管辖,同年6月,学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1年,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艺等5个二级学科被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3年,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
2005年1月,石油大学更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大学(北京)也相应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同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创新平台项目”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07年,“工业催化”学科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在石油石化领域优势突出。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学校的科研成果“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生产高品质清洁汽油新技术”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4年5月,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议正式签署。
2015年12月10日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揭牌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
2017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月22日,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揭牌成立。12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2019年2月,学校成为首批“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
2020年9月30日,成为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成员。
2021年4月,2021年度中国大学排名出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入选。
2021年9月,学校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和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
2021年11月1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2021年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处理意见。中国石油大学撤销了行政管理硕士二级学位点。
2022年2月9日,入选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二、中国石油大学办学条件政产学研
2013年10月,教育部与五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学校先后与116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特别是探索建立了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有近60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设置企业奖助学金;13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建立了育才厅;与25家石油石化单位签署了“订单式”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与40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在130家石油石化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或联合培养基地;在100家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在67家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2009年,学校与克拉玛依市联合建立工程师学院,2013年,与北京市以及多家单位在京研究院联合建立工程师学院,探索政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
国际合作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85所高校和多家公司建立起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国外大学或公司联合建设了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厄瓜多尔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联合建立了孔子学院;平均每年举办或参与近十场国际性学术会议
省校合作
2021年11月12日下午,沁水县举行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揭牌仪式,挂牌成立山西(沁水)煤层气全产业链研发中心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太原理工大学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42位。
重要参考:
各院校录取分数线汇总专题【各院校、各专业、各省市录取最低分及最低位次查询】
最新全国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招生省份及人数、单科限制要求等信息】
相关专题推荐:
【大学院校库】>>>公办大学、民办大学、双一流大学、985/211大学院校名单及各院校详细招生信息汇总
【大学专业库】>>>1500+大学专业介绍:含专业详解、专业大学排名、就业情况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