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如何为文章画龙点睛

中考作文指导
2012/3/19
一、 什么是点题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是全诗文的精神“团聚处”。
二、为什么要点题
巧妙的点题之笔,着墨不多,但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几句警语点明要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精辟有力,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题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 点明全文中心,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掌握中心,抓住重点,提高阅读效率;2. 使中心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 升华主题,有时着墨不多的几个词句,就能使读者豁然开朗,使文章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别忘了作者点题之笔,作文时更要注重运用点题之笔。“赘字冗词不能有,点题之笔不可无。”它是理解与写好文章的十分重要之处,决不能等闲视之。
三、怎样点题
点题之笔的艺术可谓多姿多态,精彩纷呈。常见的有以下五法。
1. 开宗明义,篇首点。落笔入题,紧扣标题,为全文定下基调,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如《挖荠菜》一文开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总领全文,点出题目,提供了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是一种怎样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特殊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特殊感情?因此,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2. 卒章显志,结尾点。点睛之法,卒章显志,最为常见。在充分叙述、说明或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一语破的,既能让读者充分地、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同时在结构上收束全文。如冯骥才的《珍珠鸟》。
3. 蕴涵深沉,含蓄点。这种方法,字面上看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但在意义上含蓄点出了题意,让读者进行深思体味。如《七根火柴》的末句:“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中,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这个结尾很容易引起人们去回味七根火柴的不平常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