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做人,再当秘书(3)

写作指导
2012/2/22
以上所述,对现代秘书人员的业务修养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关于现代秘书的素养问题,专家、学者以至老一辈秘书工作人员都介绍得很多了。同时,秘书工作者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已有很深的体会,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简单地讲,现代秘书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忠诚”。忠诚不是“忠君”,也不是忠于首长,而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事业。具体地说,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心为四化。
二是正直。办事公正,为人坦率固然是一切公务人员应具有的美德,但对秘书来说,尤为重要。对领导要敢言直谏,开诚布公,真正起到参谋作用,有利于决非策。一位老秘书总结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纲穹领导的弱点,时时敲打警钟;“冷”时从旁鼓气,“热”时当头浇水。千万不能随声附和,明白装糊涂。
三是坦荡。心地纯沽,胸襟宽广,向来被誉为人类高尚的美德。这对于秘书人员来说特别重要。前面讲到秘书人员“游弋人际”,即秘书置身于决策中心和执行系统以及广大群众之间,是人与事的“交通中心”。在传达领导意图、反映群众意见、调节上下左右关系过程中,如果发生矛盾会处于上下左右被“夹攻”的境地,尤其如古语所说的“伴君若伴虎”,弄不好会被端掉饭碗。但要能正确处理,处理这些问题除具有远见卓识外,心地纯洁是必要的基础。
四是谦恭。谦虚才能博闻广收。有礼貌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尤其在当前改进机关作风中,要克服“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
以上讲的是品德方面的修养,但只有德而无才也是不称职的。《水浒》中的武大郎,够得上忠厚老实了吧,心灵不能说不美,但他缺少小弟武松的本事和气质,别说他上景阳岗打虎,连自己的家也管不好,也够可怜的了。(例子不十分恰当,但发人深(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思)在实际工作中的实例太多了。时代要求秘书人员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才能。
综上所述,就是加强品德修养、增长才干。简言之,就是加强德和才的修养。对每个具体的秘书人员来说,也就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先做人,后做文。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增长自己才干呢?一句话,就是学习。
一个好的称职的秘书工作者,一定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员,不具备这点就不可能做好秘书工作。根据秘书工作特点,秘书人员应是头脑灵活、办事利落、思想敏捷,而且要知识丰富、脑袋里能装下“百科全书”,不管大事小事,需要马上能答得出、查得到。关于这一点,自古至今都是这样要求的。早在西周时期,就在王官里专门设有一种叫做“承”的秘书,他的职责是侍立于天子之侧,为天子提示遗忘之事,回答天子提出的问题。《大戴记·保傅》云:“博闻强记,接给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可见,承者知识广博,善于应对,是天子身边以参谋、咨询为专职的秘书人员。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是个非常博学的人才,知识面很宽。毛泽东常常要他查找某首古诗词或某一诗句的出处,他都能很快地查出来。例如,1964年12月29日,毛泽东要田家英查找《三垂冈》一诗的年代和作者,他不一会儿就查到了。又如1961年4月24日,在杭州调查时,毛泽东要田家英将他在1929年前后写的6首词填上词牌,并查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他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他对毛泽东的基本思想、观点能说出它在那一篇文章之中,甚至多少页面。另外,秘书人员办事要迅速而有条理,案前留事,能分轻重缓急,大事不误、小事水漏。我们说秘书人员虽然不必是“专才”,但必须是能文能武,遇事不慌不急,不分繁简巨细都能对付的“通才”。虽然此说有些过高,但作为要求,作为努力修养的目标还是应该的。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先学做人 再当秘书》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