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贝贝手拉手;_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综合文档
2022/11/1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及地位作用
本课是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编写的《信息技术》第二册教材中的第十课《卡通贝贝手拉手》。教材前面几节是画块操作的初步学习,本课主要是对画块操作的总结和进一步延伸,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内容实际的绘画操作较少,操作的技能训练较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图块的拉伸扭曲、翻转旋转。
(2)掌握综合应用图块操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准备活动及课上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及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干净整洁、遵守交通的个人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图块的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的方法。
难点:应用图块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对应的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虽然已经有近一年的学习本学科的经历,但学生们针对本学科的学习方式还比较单一,还是习惯于模仿老师的操作,本节课要充分地考虑这一点,合理地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
三、教学策略
(一)教材处理
1.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应重视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从改变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入手,渗透新课程理念,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目标,为培养新型的综合型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2.从“体验生活联系生活”的理念出发,组织、编制和挖掘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特点,发挥自身特长,联系生活实际。
3.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师生和谐互动的引导者,即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的首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
(二)教学方法
1.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适时地结合教师课前准备的教学课件自主学习教材),讨论合作学习法(全班学生分成4组,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成长的目的)。
2.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教材内容制作课件,通过课件直观性引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情感提升的目的)。
(三)课堂活动
看动画、利用课件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等。
(四)教学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对学生及时进行合理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过程
老师活动
学 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景
导
入
1.播放“猴哥”flash动画。
2.调查学生是否喜欢孙悟空,喜欢他的哪些方面。
3.明确任务:师生共同学习悟空的本领。
1.观看动画。
共3页,当前第1页123
- 推荐阅读:
- 教育随笔:鞋子手拉手
- “ 课改手拉手”汇报课 问银河(第一教时)--和天使一起成长
- 教育随笔:好朋友手拉手
- 大班教育随笔:老师,我要和你手拉手
- 手拉手的动物(浙教版美术)
- 《手拉手,保护地球》音乐教案
- 手拉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