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学做小编辑教案(中山版)_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综合文档
2022/11/16
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输入文章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智能abc输入法。
(2)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3)掌握并保持正确的指法。
(4)了解word 软件的窗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智能abc输入法,了解拼音输入法的一般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修改文章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字的删除、添加的方法,学会选定文字,并初步了解文字移动、复制、粘贴的方法与技巧。除些之外学会批量替换。
2、过程与方法:创设真实文章编辑情境,通过教师示范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修改文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积极动脑寻找解决办法。
4、行为与创新:能用不同的方法删除文字和灵活运用添加文字的方法。
第三课时:美化文章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用美化文字的方法修饰文章,使学生基本掌握选中文字,对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进行修饰的操作方法与技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用计算机术语表术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景、学习探索、应用实践、综合评价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分析的思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
课时重、难点
第一课时:输入文章
【教学重点】掌握智能abc输入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特殊拼音的输入及基本操作技巧。
第二课时:修改文字
【教学重点】文章中文字的删除与添加
【教学难点】文字修改方法的灵活选择
第三课时:美化文字
【教学重点】掌握美化文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进行文字美化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输入文章
方法:启发式、演示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
第二课时:修改文章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三课时:美化文章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输入文章
一、激发兴趣、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先考考大家,在你们的e盘下有个word文档,名字叫“谜语”,请你自行打开这个文档。
生:通过各种方法打开文档。
师:这里有两组谜语,第一组是谜底为一个汉字的谜语,第二组是谜底为两个汉字的谜语,先来猜第一组,我们一起来比比,看看谁最聪明,猜对的可以给自己的小组加十分。 (师读,生猜举手回答)
生:猜谜语。
设计意图:用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揭示课题,教师示范
师:(给小组加分)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已经在谜语的下面预留了谜底的位置,现在你肯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谜底输入到电脑里了吧。
生:是。
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输入文章》,赶紧把谜底输入电脑里吧。
师:老师先来示范一个,第一个谜底是“狗”,首先把光标定位在输入文字的地方,单击任务栏中的输入法按钮 ,选择“智能abc输入法”。出现智能abc输入法工具条 。你还可以选择其他的输入法,今天我们就一起选择“智能abc输入法”,学习一下“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
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 推荐阅读:
-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翻转和旋转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5-11课教学设计
- 浙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1-4课教学设计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12-15课教学设计
- 三年级信息技术图形的翻转和旋转教案
-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