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优秀干部先进事迹材料(3)

事迹材料
2011/10/17
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叶晓刚,是第一个在竞争中“下岗”的员工。他1992年调到文登电业公司,由于新的岗位主要工作就是算算电费,专业技术用不上,心里落差很大,加上一次工资没长上,一气之下,他就出去自己搞了一摊,专营电脑销售、安装、网络制作等。1999年,在企业首次实行的竞争上岗中,叶晓刚落聘了。当时,他的一个亲戚打来电话请求关照,吴学忠立场坚定地说:“他不下岗,我下岗!”后来,叶晓刚去找吴学忠,由于事先没打招呼,从早晨8点一直等到晚上8点,他看到吴学忠办公室人来人往,工作十分繁忙。等到他一进去,吴学忠说:“你的情况我都知道。企业现在要大力发展三产,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关键看你自己怎么办。”经过一番谈话,叶晓刚觉得吴学忠处事很公正,企业有希望,愉快地接受了“下岗”培训三个月的处理。1999年末,公司需要制作多媒体,叶晓刚接到任务后,七天七夜没回家,圆满完成了任务。XX年,文登电业成立广告公司,叶晓刚当选经理。吴学忠认为:“作为企业领导,不仅要有识才的眼光,更要有容人的雅量。只要以心换心,就能赢得人心。”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电力企业优秀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相关的文章。深圳有个超市业专家,曾三次帮助文登电业谋划超市布局、人员培训和管理等,XX年,他离开文登电业总公司时,专门给吴学忠写了一份报告,详细阐述了超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的地方。吴学忠认真看了三遍,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这份报告。随着超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吴学忠把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从南方“挖”了过来。
服饰公司经理桑华荣原本自己开羊毛衫厂,干得非常出色。吴学忠听说她很懂经营管理,便“三顾茅庐”,把她聘请过来,负责服饰公司的工作。桑华荣说:“虽然这样比自己单干挣钱少点,但跟着吴总干事业,心里亮堂,有干劲。”
正是这样一些富有个性和才质的人才,串起了文登电业坚强的干部人才队伍链,形成了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合力,也成为吴学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法宝”。
视制度为“雷池”
“不越雷池一步”,对于制度而言是带有双面性的,对自己、对他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吴学忠认为:无论制定什么样的制度,一旦制定了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谁出了问题就处罚谁,不管这个人有什么背景,因为饶恕他就会导致不公平。他向干部职工摊牌:“亲不亲工作分,好不好不用找。有什么本事,有什么威信就会有什么位置。”他根据企业实际,大力压缩行政岗位,全面实行竞争上岗,产生的富余人员分流到多经企业。在中层干部中实行“诫勉淘汰制”,对管理人员实行末位转岗制,对普通职工实行末位离岗培训制。动态管理让人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的活力。
XX年,吴学忠从压缩费用考虑,对所有管理费用一项一项地进行改革。首先是全面改革车辆管理体制,单位生产用车采取定额租车制,按工作量核定交通费,年可节省160多万元。对中层干部用车实行个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买车、单位补贴的方式进行改革,年节省费用200多万元。同时,改变原来车辆保险投保分散,所有保险公司家家都有份,谁也不得罪的状况,由财务部通知所有保险公司,对有关保险项目进行报价,哪家报价最低、保险最好就选哪家,谁说情都没有用,每年如此。吴学忠说:“这件事确实得罪人,一位领导为一家保险公司说情,让我把业务都交给这家公司。我说不行,这是公司的制度,我无权更改。他埋怨我不会办事。”
其次是压缩办公费、电话费、招待费等。以前,这些费用都是各部门用什么买什么,花费多少报销多少。吴学忠上任后,专门安排企划部调查摸底,把各项费用指标细化下达给各部门,办公用品做好计划经审批后,由配送中心统一配送,严格考核兑现,超支自付,使三项开支连续三年递减12%左右。
线损管理一直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专业性难题,技术环节多、涉及面大,如果责任心不强,造成“跑冒滴漏”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当吴学忠提出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低压线损由原来的20%降到10%时,许多人认为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吴学忠亲自看设备,查线路,全面掌握设备与线路的情况,分析下达每条线路、每个台区的线损指标,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细化管理,仅用两年时间就把低压线损降到了10%,现在又降到了8%,年可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