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3)

企划文案
2011/11/9
至2020年,形成以兵工精神为特色文化价值观的,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质量高,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武器类专业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同类专业的前三名,机械类、信息类专业整体水平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材料类、经管类、化工类及艺术类专业整体水平位居省内前列。
普通本科在校生总数为16000人左右,研究生在校生总数为4000-6000人,其中博士生60-100人。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增加专业学科门类,适度增加专业数量,本科专业数量达到60个左右。在专业设置上,优先发展工学和理学专业,形成理工为主、多学科相结合的专业学科结构。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关的文章。(二)建设内容
1.教育教学改革
到2012年,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这条主线,针对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和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工作形成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优势,打造专业特色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争取国家级教改立项课题2-3项,省级教改立项课题每批次8-10项,教育教学成果数量及水平居于省内高校前列。
至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显著。探索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教育教学成果数量及水平居于国内同类型高校前列。
2.教学基本建设
至2012年,以质量工程为龙头,引领和带动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建设一批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示范专业及优势专业群,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群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示范性项目。力争新增省级精品课6-8门、国家级精品课1-2门、省级示范专业4-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
至2020年,教学基本建设水平高,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建设效果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建设一批在国内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示范性项目。
3. 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
至2012年,学分制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在过程监控的基础上,建设基于状态监控和质量评估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起到切实的保障作用。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以及教学质量综合排名位居省内高校前列。
至2020年,教学管理及质量保障体系健(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全并发挥实效,教学管理水平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
4.第二课堂与素质教育
至2012年,建立较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活跃,学生参赛获奖数量及质量居辽宁省同类高校前列。兵工精神深入学生思想,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至2020年,建立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第二课堂建设完善、高效,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活跃,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参赛获奖数量及质量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以兵工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主导,形成特色鲜明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5.就业体系建设与学生就业
至2012年,就业评估体系初步建立,就业指导体系逐渐成熟,毕业生就业能力逐步提高,毕生就业率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
至2020年,“全员促就业”深入人心,就业评估体系科学有效,就业指导体系完善成熟,毕业生就业率名列省内前茅,就业质量显著提高。
6. 研究生培养
至2012年,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学科专业体系。
至2020年,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创造注重基础、强化实践、激励创新、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
(三)保障措施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问题开展立项研究并加以实践,推动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实验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的改革试点,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关的文章。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兵工精神融入育人过程。构建重应用、重实践、强能力的课程体系,形成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有机结合的培养机制。
加大以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重点的课程改革的力度,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课程教学贴近实际、注重应用,符合时代发展。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有效方式和有效渠道,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2.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优势打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