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及肉羊育种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2012/2/2
6月19日至24日,旗畜牧业局书记布仁,旗改良站站长魏景钰和右旗、翁旗、克旗等四个昭乌达肉羊育种协作旗一行22人随马小平副局长率领的赤峰市农牧业局组织的考察团赴巴巴彦淖尔市考察巴市肉羊产业和巴美肉羊育种项目,在为期6天的学习考察期间。我和考察团的每位同志一样都切实感受到了巴盟肉羊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所见所闻,收获很大,启示颇多。下面,重点围绕巴市的肉羊产业和巴美肉羊育种工作开展的一些情况,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一、巴彦淖尔市学习考察情况
(一)巴彦淖尔市基本情况
巴彦淖尔市位于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依阴山与蒙古国接壤,国界线长368.9公里,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东连草原钢城包头市,西邻塞外煤都乌海市,处于华北与西北的连接带上。巴彦淖尔市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辖四旗、二县、一区,总人口176万人。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著名的淡水湖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
巴彦淖尔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90—300毫米,日照时数为3100—3300小时。阴山山脉呈东西横贯中部,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特产品,年产绒毛8000多吨,二狼山白山羊绒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美誉。南部是著名的河套平原,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耕地面积40万公顷,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水利资源丰富,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中部为阴山山脉,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300多处62种,主要有硫、铜、铅、煤、银、稀土、石墨、铬铁、宝石等,富矿多,矿体厚,宜于开发。
(二)、巴彦淖尔市肉羊产业发展情况
2010年全市羊饲养量达到1600万只,羊存栏750万只,羊出栏850万只,羊肉产量14.8万吨。可以说肉羊产业是巴市近十年来农牧业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产业,并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全市累计建成肉羊专业户12.4万个,专业村101个,养殖小区77个;年出栏1000—5000只肉羊的规模育肥户589户,年出栏10000只以上肉羊的规模育肥户5户。随着肉羊繁育技术和规模育肥技术同步推广,肉羊个体生产性能逐年提高,平均胴体重达17.5公斤,出栏率达到120%(肉羊酮体重由XX年15.5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17.5公斤;肉羊出栏率由XX年的41%,提高到2010年的120%)。表明以加快周转、提高效益为特征的效益畜牧业逐步形成。
肉羊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区域化布局更趋合理。各旗县区根据肉羊发展的立地条件,按照优势畜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基本形成了以东部沿阴山前的前旗、中旗、五原县为主的巴美肉羊生产带和西部的临河、杭后、磴口、农垦为主的肉羊杂交带,肉羊生产规模化、区域化布局已现雏形。
2010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自畜牧养殖业的收入1857元,其中来自肉羊产业的收入达到1052元,占到农牧民全年人均纯收入的57%,肉羊产业已成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二、巴彦淖尔市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全力搞好巴美肉羊育种工作,打造有自主产权的优质品牌
巴美肉羊是以巴彦淖尔市当地细(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杂羊为母本,以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由巴市广大畜牧工作者历经二十余年培育而成的一个肉毛兼用羊品种,具有适合舍饲圈养、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羔羊育肥增重快、性成熟早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