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技园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材料
2012/2/27
近些年来。××社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社区组织有关人员对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状况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基本概况
××社区位于××镇的西南部,辖9个村民组,220户,居民912人。现有耕地面积1237亩。××社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交通方便,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00亩。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调整生产布局,农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以前,社区群众农作物主要以传统的水稻、油、麦为主,收入较低,群众增收缓慢。2011年以来,结合××社区拖萝畈“农发”工程改造区,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据统计,园区现有农作物种植面积147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832亩,平均亩产489公斤;西瓜种植面积325亩,亩产4750公斤;还有高标准无性系茶园种植面积50亩,无性系育苗50亩,瓜蒌50亩。群众人均增收200多元。
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制约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速度上、规模上、还是在效益上,还有很大的差距,现代农业建设道路还十分艰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劳动力素质低。还应看到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高度开放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有60%以上的农村强壮劳动力投入到了非农产业。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当前,园区农业生产经营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粮食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占农作物种植面积75%,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从而无法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联产承包之后,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带动我市农业的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低。
三、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到2013年,园区基本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田达到标准化,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经营基本实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达到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把农业建设成为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产业,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园区建设时间2011年7月-2012年6月,建设计划面积1200亩,总投资900万元。建设主要内容有:改造中低产田面积(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300亩,计划投入资金24万元;建设设施大棚面积100亩,投入资金300万元;建立蔬菜喷灌面积100亩,投入资金250万元;配套农业机械100万元;完善蔬菜贮藏、保鲜、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配套仪器需要投入资金50万元;名、优、特、稀果蔬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156万元;园区设计规划前期工作经费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