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活动方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

活动方案
2013/3/12
二、 观察分析,集体反思
为什么这么精心安排设计的一堂课,却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带着这一疑问我们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件。开始时有的老师认为这并不是教师或者说教学设计上的问题,而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问题;有的老师则发现,这堂课上所出现的问题正是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碰到过的困扰。为了找出问题根本所在,我们将教学录像以片段形式反复播放,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讨论。 请大家观看第一次教学的片段。(录象:dress,shirt,I need…三个教学环节)
(分析)Dress:在录象中大家可以看到,对dress一词的训练有这几个步骤:第一个活动:组词:a yellow dress…;第二个训练环节:小组活动,说说课件中的卡通人物有什么颜色的连衣裙,你认为这条裙子如何,句型为:She has got a …dress. It is …;第三个环节:小组活动Group work:你喜欢哪条裙子?第四个活动:小组合作,用围巾设计成一条连衣裙。四个环节三个小组活动,第一次小组活动时间为23秒,第二次小组活动给出的时间为:19秒,训练仓促,第二次小组活动:你喜欢哪条裙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不大;服装设计游戏没有很好为语言训练服务。四个环节之间的语言训练联系不大,没有连贯性。
Shirt: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衬衫一词的教学过程。首先是机械性的跟读单词和句子;然后通过How is the shirt?这件衬衫怎样?这一问题,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进行描述:This shirt is … 最后是一个听力训练:Who has a white shirt?根据老师讲述的内容想一想:谁有白衬衫?用手势来表示你所选择的图片号码。对这一单词的口头训练则较少,不够扎实,学生真正得到训练的句型只有一个:This shirt is …
I need …:对这一句型的训练主要分两个部分:1,游戏形式做机械性训练:I need a Jackle lantern. 训练人次为4人。2,教师以Hello,Kitty做了一个示范,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活动:说说你想扮演哪位卡通人物,你需要什么服装?句型为:I want to be … I need …。由于没有扎实的机械和半机械训练做基础,语言训练缺乏台阶,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要求。
而三个环节中都没有得到训练的学生有4人,说明这其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对后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开始集中、开始显现:1, 问题设计不能引发学生真正思考,使得语言表达单一。2,活动设计较繁复,加上学生原来的听力基础与老师活动讲解的不配套,使训练环节匆匆而过,学生是一知半解,无法完全进入活动环节,造成训练不扎实。3,问题设计和语言训练的要求没有坡度性,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4,没有体现分层教学,缺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造成这部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5,对小组活动要求讲解不到位,给出时间较仓促,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最后结果学生活动不活跃。(PPT)随着讨论的深入,老师们的反思已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堂课上,而是对以往所有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家总结了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或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虽然能兼顾到学生兴趣,但考虑较多的还是如何去教,如何推进教学进程,却并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和实际能力出发,设计他们所需要的、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并没有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