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2012/1/6
近日,高校大学生陆续返校。不少大学生告诉记者,本为锻炼融入社会能力的高校“寒假作业”—— 社会实践,在班上的部分同学中却出现了造假行为,有学生称“假期去实践不如去旅游,为了评奖加分,托人应付一下得了。”
学生心声
为评奖沦为“网抄公”
现在,社会实践成了许多高校的必备“科目”。除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部分高校还通过综合加分和评奖奖金等制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寒暑假自主参与实践。这些制度确实鼓励了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据记者采访了解,当中也有不少学生为了加分评奖,以造假应付。
一位食品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为了学年综合测评可以加分和争取奖金,占一定分数比例的“科技入户工程”必须要做,但自己缺乏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只能形式上做一下,盖个章,而所写的调研报告就只能靠在网上搜资料,东拼西凑。
而华师的谭同学则透露,学校假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但她们从调查问卷到调查报告几乎全都是在网上下载的,东拼西凑就成了,而调查问卷也只是在网上随便发几份。这种情况,在广州其他高校也同样存在。
无关系无社会实践?
“学校集体安排的社会实践要学生会、团委有关系的才能去,不是我们这种‘平民百姓’有资格享受的。”一位大学生向记者报怨。“要跟老师打好关系,要不然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路过教师办公室,看到有实习活动的照片才发现。”
大学城某高校的一位男同学向记者抱怨,有些学生做的实践论文只是随便抄的。“学校社会实践都是走马观花的,和去旅游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花钱去培训班,至少还能学到一些技术,对以后工作有帮助。”
农村学生说
盖章证明,自村人好办事
寒假前,部分高校向学生派发介绍信和表格供实践单位盖章证明。但记者发现,有一些学生并(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没有参加实践,但表格上依然盖有实践单位的印章。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是在自己村里“完成”的,然后就盖上**的章。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透露,“谁真的会去做呢,到时去村委叫人盖个章就可以啦,反正都是自己村的,自己又是大学生,他们应该会行个方便的。”
城市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