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研究生论文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适应时代经济的发展与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专业研究生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专业研究生论文范文一:二语学习者不赞同言语行为缓和策略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二语学习者在实施不赞同这一言语行为时使用了哪些语言策略以缓和这一言语行为所带来的面子威胁,以及二语水平和性别将如何影响学习者对这些语言策略的选择,并将结果与Beebe & Takahashi (1989)对美国人实施该言语行为的表现进行比较。调查结果表明:二语水平及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语学习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对语言策略的选择。调查还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的缓和策略不如美国人那般多样化。

论文关键词:中国二语学习者,不赞同言语行为

 根据Brown & Levinson (1978)的观点,不赞同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在实施这一类行为时,要受到社会(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情境(严肃性和必要性)和心理(态度和面子)参数的影响,并需要一些相应的礼貌策略来进行保全面子的补救。国外很多学者主要是通过语料分析从会话分析(Kakava, 2002 )和社会语言学( Tanne, 1994,)对这一言语行为进行研究,也有部分学者是从礼貌理论( Rees-Miller, 2000)、对比语用学(Beebe & Takahashi, 1989; Liang, 2003)及最近新起的社会心理语用学(Muntigl & Turnbill, 1998)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这一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Beebe & Takahashi, 1989; Liang, 2003),而对中国二语学习者实施这一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尝试。

 2.研究方法

 本调查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 中国二语学习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主要采用哪些语言缓和策略?

 (二) 二语语言水平和性别是否影响学习者对语言缓和策略的选择?

 (三) 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二语学习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所使用的语言缓和策略是否有显著差异?如果有,原因何在?

 围绕这几个主要的研究问题,作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收集语料。问卷借鉴了Liang (2003)的设计,但笔者根据先导实验中发现的不足,在先导实验后补充了一份事后访谈问卷调查。问卷为DCT(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的形式,问卷要求被试给出最接近实际生活的问答。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某师范学院的学生共60名,其中30名大一学生,30名大四学生,得到有效问卷48份。其中28份为低年级水平学生的,去除个别无效问答,共得到有效问答541个,25份高年级水平学生的,去掉个别无效问答,共得到个有效问答494个。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生26人,有效问答501个;女生27人,有效问答534个。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不赞同言语行为的实施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笔者只是将语言水平和性别这两个变量考虑了进来,而没有将其它诸如个人因素,社会情境等变量考虑在内。

 在整理语料的过程中,笔者将问卷中的20个情境从语言水平和性别这二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其中语言水平这一层次将反映出不同言语水平将如何影响言语策略的选择;而另外一层次将反映出性别将如何影响受试者的言语策略的选择。在统计运算中,笔者运用了X2检验和百分比统计相结合的形式。

 3.实验结果

 3.1 主要内部调节手段和外部缓和策略的使用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未能将所以言语行为内部调节手段列出,而只是根据本次实验的数据提取出最常用的几种内部词汇调节手段。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使用的调节手段有四种。表(2)则列出了经常使用的外部调节手段。下面我们就这几种策略的使用分别做出分析。

 表1 不赞同言语行为的主要内部调节手段

 调节手段

 定义

 举例

 话语标记语

 表达说话人的某种犹豫,或缓和说话语气

 (1)Well, I still think we should not do so.

 第一人称泛化

 通过使用第一人称泛化称谓以缓和语气。

 (2)We should study hard in the college.

 模糊语

 不明确性词语

 (3)Perhaps, but I think that one suits you better.

 主观性短语

 表达个人观点的短语

 (4)I think it is very necessary.

 表2 不赞同言语行为主要外部调节手段

 调节手段

 定义

 举例

 称谓语

 包括头衔、姓名以及亲属称谓,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Grandpa, I can do it by myself, trust me!

 假同意策略

 通过表面上同意对方观点来缓和语气。

 Yeah, but I think another style will suit you better.

 感激语

 感激对方的关心。

 Thanks for your advice, but I think my data is enough.

 抱歉语

 因为不同意对方观点而感到抱歉。

 Sorry, I can’t agree with you.

 给建议

 提出另一建议委婉表达不同意对方观点。

 How about that style? It may suit you better.

 解释

 进一步解释说话人的不同观点。

 I don’t think so, because women are normally physically weaker than men.

 表3 高低年级组及男女受试在缓和策略总数使用上的差异

 分组/内部调节手段

 内部调节手段

 外部缓和策略

 NO.

 NO.

 高年级组(N=25)

 280

 168

 低年级组(N=28)

 200

 187

 男(N=26)

 207

 100

 女(N=27)

 273

 255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内部调节手段和外部缓和策略在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对比上,女性使用缓和策略的比例要比男性高得多。此外,笔者还发现,男性多使用一些加强语气的策略来强化自己的不一致观点。笔者还就不同组受试在每一种策略的使用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做赘述。

 4. 不赞同言语行为的结果分析

 以上是笔者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的定量分析。以下是笔者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对主要发现进行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二语学习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的表现做出解释。

 语言缓和策略的使用可以看出二语学习者充分认识到不赞同言语行为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因而要使用不同的语言策略来缓和语气,这说明面子理论在这一言语行为的实施中得到了体现。从微观上来说,高低两个语言水平组学生在数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一些质的差异也值得我们注意。笔者注意到虽然低年级组也频繁使用缓和策略,但是他们使用的的语言策略却比较单一。

相对而言,高年级组的使用策略要丰富一些。比如大多数低年级组受试都用 “I think” 来引入他们的不同观点;而高年级组受试在表达不同意观点时会使用诸如 “I think”, “I guess”,““ I am afraid”等各种短语来缓和语气。这说明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更注重语言策略的多样化。在性别对比上,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缓和策略。这又与前人性别研究的结果一致,及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礼貌用语(Tannen, 1994)。Beebe & Takahashi (1989)的研究表明,美国人在表达不赞同时,最常用的缓和策略是 “假同意/肯定评价”和“感激话语”,而本次实验结果却发现这三种缓和策略的使用还不到25%。这说明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会不自觉地将本族文化植入到目的语中。中国人相对来说比较含蓄,不善于使用感情比较外露的诸如“肯定评价”和“感激话语”等语言策略。

 5.总结

 以上是笔者在汉语文化背景下,从二语习得和语用学这两个角度对不赞同言语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考察。该研究发现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与学习有一定启示。比如教学中应重视语言形式的恰当运用和交际策略的培养,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正确性,注意语境教学等等。然而,由于受作者水平及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必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本研究的取样范围局限在大学生中,因而结果不足以反应所有中国二语学习者在实施不赞同这一言语行为时的语言策略,而且受研究条件的限制,几项重要的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未能考虑到本研究之中。尽管如此,笔者仍希望抛砖引玉,以使这一课题在未来研究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Beebe, L.M. & Takahashi, T.1989.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in face-threatening speech acts: Chastisement and disagreement [A]. In M. R. Eisenstein (ed.). The dynamic interlanguage: Empirical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variation[C] (pp. 199-218). NY: Plenum.

Brown, P., & Levinson, P. 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A]. In E. N. Goody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 (pp. 56-289).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kava, C. 2002. Opposition in Modern Greek discourse: Cultural and contextual constraint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4: 1537-1568.

Liang & Han. 2003. A Contrastive Study on Disagreement Strategies for Politenes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 Mandarin Chinese. Unpublished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Muntigl, Peter and Turnbull, William.1998.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and facework in arguing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9:225-256.

Rees-Miller, J. 2000. Power, severity, and context in disagreement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1087-1111.

Tannen, D. 1994. Talking from 9 to 5: How Women’s and Men’s Conversational Styles Affect Who Gets Heard, Who Gets Credit, and What Gets Done at Work.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Trosborg, Anna. 1993.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Requests, Complaints and Apologies [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英语专业研究生论文范文二:二语学习者不赞同言语行为缓和策略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二语学习者在实施不赞同这一言语行为时使用了哪些语言策略以缓和这一言语行为所带来的面子威胁,以及二语水平和性别将如何影响学习者对这些语言策略的选择,并将结果与Beebe & Takahashi (1989)对美国人实施该言语行为的表现进行比较。调查结果表明:二语水平及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语学习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对语言策略的选择。调查还发现二语学习者使用的缓和策略不如美国人那般多样化。

论文关键词:中国二语学习者,不赞同言语行为

 根据Brown & Levinson (1978)的观点,不赞同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在实施这一类行为时,要受到社会(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情境(严肃性和必要性)和心理(态度和面子)参数的影响,并需要一些相应的礼貌策略来进行保全面子的补救。国外很多学者主要是通过语料分析从会话分析(Kakava, 2002 )和社会语言学( Tanne, 1994,)对这一言语行为进行研究,也有部分学者是从礼貌理论( Rees-Miller, 2000)、对比语用学(Beebe & Takahashi, 1989; Liang, 2003)及最近新起的社会心理语用学(Muntigl & Turnbill, 1998)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这一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Beebe & Takahashi, 1989; Liang, 2003),而对中国二语学习者实施这一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尝试。

 2.研究方法

 本调查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 中国二语学习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主要采用哪些语言缓和策略?

 (二) 二语语言水平和性别是否影响学习者对语言缓和策略的选择?

 (三) 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二语学习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所使用的语言缓和策略是否有显著差异?如果有,原因何在?

 围绕这几个主要的研究问题,作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收集语料。问卷借鉴了Liang (2003)的设计,但笔者根据先导实验中发现的不足,在先导实验后补充了一份事后访谈问卷调查。问卷为DCT(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的形式,问卷要求被试给出最接近实际生活的问答。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某师范学院的学生共60名,其中30名大一学生,30名大四学生,得到有效问卷48份。其中28份为低年级水平学生的,去除个别无效问答,共得到有效问答541个,25份高年级水平学生的,去掉个别无效问答,共得到个有效问答494个。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生26人,有效问答501个;女生27人,有效问答534个。笔者在前面已经提到,不赞同言语行为的实施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笔者只是将语言水平和性别这两个变量考虑了进来,而没有将其它诸如个人因素,社会情境等变量考虑在内。

 在整理语料的过程中,笔者将问卷中的20个情境从语言水平和性别这二个层次进行了分析。其中语言水平这一层次将反映出不同言语水平将如何影响言语策略的选择;而另外一层次将反映出性别将如何影响受试者的言语策略的选择。在统计运算中,笔者运用了X2检验和百分比统计相结合的形式。

 3.实验结果

 3.1 主要内部调节手段和外部缓和策略的使用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未能将所以言语行为内部调节手段列出,而只是根据本次实验的数据提取出最常用的几种内部词汇调节手段。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使用的调节手段有四种。表(2)则列出了经常使用的外部调节手段。下面我们就这几种策略的使用分别做出分析。

 表1 不赞同言语行为的主要内部调节手段

 调节手段

 定义

 举例

 话语标记语

 表达说话人的某种犹豫,或缓和说话语气

 (1)Well, I still think we should not do so.

 第一人称泛化

 通过使用第一人称泛化称谓以缓和语气。

 (2)We should study hard in the college.

 模糊语

 不明确性词语

 (3)Perhaps, but I think that one suits you better.

 主观性短语

 表达个人观点的短语

 (4)I think it is very necessary.

 表2 不赞同言语行为主要外部调节手段

 调节手段

 定义

 举例

 称谓语

 包括头衔、姓名以及亲属称谓,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Grandpa, I can do it by myself, trust me!

 假同意策略

 通过表面上同意对方观点来缓和语气。

 Yeah, but I think another style will suit you better.

 感激语

 感激对方的关心。

 Thanks for your advice, but I think my data is enough.

 抱歉语

 因为不同意对方观点而感到抱歉。

 Sorry, I can’t agree with you.

 给建议

 提出另一建议委婉表达不同意对方观点。

 How about that style? It may suit you better.

 解释

 进一步解释说话人的不同观点。

 I don’t think so, because women are normally physically weaker than men.

 表3 高低年级组及男女受试在缓和策略总数使用上的差异

 分组/内部调节手段

 内部调节手段

 外部缓和策略

 NO.

 NO.

 高年级组(N=25)

 280

 168

 低年级组(N=28)

 200

 187

 男(N=26)

 207

 100

 女(N=27)

 273

 255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内部调节手段和外部缓和策略在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对比上,女性使用缓和策略的比例要比男性高得多。此外,笔者还发现,男性多使用一些加强语气的策略来强化自己的不一致观点。笔者还就不同组受试在每一种策略的使用上进行了统计分析,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做赘述。

 4. 不赞同言语行为的结果分析

 以上是笔者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的定量分析。以下是笔者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对主要发现进行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二语学习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的表现做出解释。

 语言缓和策略的使用可以看出二语学习者充分认识到不赞同言语行为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因而要使用不同的语言策略来缓和语气,这说明面子理论在这一言语行为的实施中得到了体现。从微观上来说,高低两个语言水平组学生在数量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一些质的差异也值得我们注意。笔者注意到虽然低年级组也频繁使用缓和策略,但是他们使用的的语言策略却比较单一。

相对而言,高年级组的使用策略要丰富一些。比如大多数低年级组受试都用 “I think” 来引入他们的不同观点;而高年级组受试在表达不同意观点时会使用诸如 “I think”, “I guess”,““ I am afraid”等各种短语来缓和语气。这说明语言水平较高的学生更注重语言策略的多样化。在性别对比上,女性比男性使用更多缓和策略。这又与前人性别研究的结果一致,及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礼貌用语(Tannen, 1994)。Beebe & Takahashi (1989)的研究表明,美国人在表达不赞同时,最常用的缓和策略是 “假同意/肯定评价”和“感激话语”,而本次实验结果却发现这三种缓和策略的使用还不到25%。这说明受本土文化的影响,中国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会不自觉地将本族文化植入到目的语中。中国人相对来说比较含蓄,不善于使用感情比较外露的诸如“肯定评价”和“感激话语”等语言策略。

 5.总结

 以上是笔者在汉语文化背景下,从二语习得和语用学这两个角度对不赞同言语行为进行了初步的考察。该研究发现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与学习有一定启示。比如教学中应重视语言形式的恰当运用和交际策略的培养,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正确性,注意语境教学等等。然而,由于受作者水平及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必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本研究的取样范围局限在大学生中,因而结果不足以反应所有中国二语学习者在实施不赞同这一言语行为时的语言策略,而且受研究条件的限制,几项重要的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未能考虑到本研究之中。尽管如此,笔者仍希望抛砖引玉,以使这一课题在未来研究中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Beebe, L.M. & Takahashi, T.1989.Sociolinguistic variation in face-threatening speech acts: Chastisement and disagreement [A]. In M. R. Eisenstein (ed.). The dynamic interlanguage: Empirical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variation[C] (pp. 199-218). NY: Plenum.

Brown, P., & Levinson, P. 1978.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A]. In E. N. Goody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 (pp. 56-289).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kava, C. 2002. Opposition in Modern Greek discourse: Cultural and contextual constraint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4: 1537-1568.

Liang & Han. 2003. A Contrastive Study on Disagreement Strategies for Politenes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 Mandarin Chinese. Unpublished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Muntigl, Peter and Turnbull, William.1998.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and facework in arguing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9:225-256.

Rees-Miller, J. 2000. Power, severity, and context in disagreement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1087-1111.

Tannen, D. 1994. Talking from 9 to 5: How Women’s and Men’s Conversational Styles Affect Who Gets Heard, Who Gets Credit, and What Gets Done at Work.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Trosborg, Anna. 1993.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Requests, Complaints and Apologies [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英语专业研究生论文相关文章:

1.英语口译硕士论文

2.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3.英语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4.研究生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构建论文

5.毕业论文用英语怎么说

6.浅谈商务英语论文范文

英语专业研究生论文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分数线

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分数线
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类专业分数线北京服装学院2022/4/15

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成绩查询通知

北京服装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成绩查询通知
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北京服装学院2022/4/15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年美术与设计学类(含书法学)专业校考复试成绩查询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年美术与设计学类(含书法学)专业校考复试成绩查询
景德镇陶瓷大学
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景德镇陶瓷大学2022/4/15

兰州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兰州大学2022年外语类保送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兰州大学
保送生招生信息兰州大学2022/4/15

每个插画师都有一座神秘的大花园(80P)

每个插画师都有一座神秘的大花园(80P)
插画插画插画插画
插画艺术插画2022/4/15

素描百科:校考素描半身像加分的5个点

半身像素描相对于头像素描还是有所区别,在细节的基础上更强调整体、节奏等。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素描半身像高分要点:
素描半身像提升技巧
素描百科全书素描半身像提升技巧2022/4/15

西安美术学院造型专业素描作品欣赏

西安美术学院造型专业素描作品欣赏
西安美术学院素描作品西安美术学院素描作品西安美术学院素描作品西安美术学院素描作品
作品展示西安美术学院素描作品2022/4/15

贯通整个速写绘画过程中的艺术法则:构图/动态/线条

贯通整个速写绘画过程中的艺术法则:构图/动态/线条
速写绘画速写绘画速写绘画速写绘画
速写百科全书速写绘画2022/4/15

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校考专业合格线公布

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校考专业合格线公布
长沙理工大学
艺术类专业分数线长沙理工大学2022/4/15

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校考复试成绩查询

长沙理工大学2022年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校考复试成绩查询
长沙理工大学
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长沙理工大学2022/4/15

上海交通大学2022高水平艺术团缴费通知已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2022高水平艺术团缴费通知已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
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信息上海交通大学2022/4/15

关注:2022年高考是否延期?官方回应来了!

近期,上海市、吉林省等部分地区爆发聚集性疫情,为防止疫情再度扩散,部分地市发布通知,宣布中小学停课,大学封闭管理。加上安徽、广东、辽宁等地,依旧有不少学生仍居家上网课,高考压力加上不时反复的疫情,让很多学生直呼受不了。眼看高考在即,不少人在问:今年高考是否会延期?
2022年高考是否延期
2022高考2022年高考是否延期2022/4/15

@艺考生:2022校友会艺术类大学及专业排行榜出炉!

日前,艾瑞深校友会发布了最新的中国艺术类大学排行榜。在最新发布的2022校友会中国艺术类大学排名中:2022中国艺术类大学排名:北京电影学院第一,中央戏剧学院第二;2022中国艺术类民办大学排名:青岛电影学院第一,河北传媒学院第二。
2022校友会艺术类大学及专业排行榜2022校友会艺术类大学及专业排行榜2022校友会艺术类大学及专业排行榜2022校友会艺术类大学及专业排行榜
2022艺考2022校友会艺术类大学及专业排行榜2022/4/15

宜春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线公布

宜春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线公布
宜春学院
艺术类专业分数线宜春学院2022/4/15

宜春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名单公示

宜春学院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名单公示
宜春学院
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宜春学院2022/4/15

天津工业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复试合格名单公布

天津工业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复试合格名单公布
天津工业大学
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天津工业大学2022/4/15

首都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

首都师范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成绩查询
首都师范大学
艺术类专业成绩查询首都师范大学2022/4/15

爱思唯尔发布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榜单

爱思唯尔发布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榜单
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榜单
2022高考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 榜单2022/4/14

关于西安音乐学院2022年本科招生考试《基本乐科》视唱练耳面试第二次考试机会安排的公告

关于西安音乐学院2022年本科招生考试《基本乐科》视唱练耳面试第二次考试机会安排的公告
西安音乐学院
艺术类招生简章西安音乐学院2022/4/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普通类招生简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2022/4/14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