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代服饰:泱泱汉服(6)

服装设计
2010-11-07 16:51:19 文/俞梓轩
南北朝时期铠甲 590){this.width=590;}" border=0>
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筩袖铠是在东汉铠甲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铠甲。到了西晋,已成为军队中的主要装备。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小块的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筩状的身甲,并在肩部装有护肩的筩袖,所以叫做“筩袖铠”。南北朝流行两裆铠和明光铠,两裆铠只在前胸后背有两片甲在肩部用带系联,腰上束带。明光铠是在胸背部由左右两片椭圆形的护组成,这种护很象镜子,在阳光下有闪烁的反光,故名。南北朝末年明光铠日渐盛行,至隋代明光铠取代了两裆铠。左、中图戴兜鍪、穿筩铠的武士。右图戴兜鍪、穿明光铠的武将。
隋代女服:
590){this.width=590;}" border=0>
隋代时期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还、袄、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长裙是最为基本形式。它的一个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上图为隋朝时期的短襦、长裙及翻领窄袖女服穿戴展示图。
隋唐襦裙
590){this.width=590;}" border=0>
590){this.width=590;}" border=0>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半臂,又称“半袖”,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样式还有“套衫”式的,穿时由头套穿。半臂下摆,可显现在外,也可以象短襦那样束在里面。本图为隋唐襦裙、半臂穿戴展示图。
初唐女服
590){this.width=590;}" border=0>
唐女服多用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以轻薄的纱罗裁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都在两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随着手臂的摆动而不时飘舞,非常美观。从大量图像来看,唐代妇女在各种场合,如劳动、娱乐或出行,都喜用披帛作为装饰。上图为穿襦裙、披长帛的妇女(河南洛阳关林出土唐三彩俑)。
晚唐供养服饰两款:
590){this.width=590;}" border=0>
590){this.width=590;}" border=0>
唐代官员冠服
590){this.width=590;}" border=0>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此土为唐代圆领袍衫展示图及纱罗幞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