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研究生论文登上SCI封面、权威期刊

院校动态
2022/3/6
攀登高峰
-努力、热爱、坚持-
脚踏实地
不驰于空想
不骛于虚声
惟以求真
01
我校在读研究生发表SCI封面论文
近日,我校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高文杰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化工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工业与工程化学研究》(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IF=3.720)上。该论文的第一单位是合肥学院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由吴克教授和卫新来高级实验师共同指导。这是高文杰硕士期间的第四篇SCI论文,其它三篇分别发表在影响因子为4.106、7.312的期刊上,其中一篇被选为“编辑推荐”。
高文杰,中共党员,目前在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从事电膜传质与分离等方面的研究。2019年刚入校的时候,高文杰也有过对未知科研的迷茫,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研究生的生活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但他深知“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即使在疫情期间,他仍然坚持每天与导师交流,阅读大量文献并完成了第一篇中文核心综述论文。李大钊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回忆发表第一篇SCI论文的情形,高文杰坦言已经记不清具体多少个白天没走出过实验室,由于实验时间很长,需要不停地记录数据,没有时间去食堂吃饭,每天晚上也是卡着宿舍关门的时间回去。科研实验从不是按照既定的流程走下去,当实验过程出现问题,自我怀疑和放弃充斥在耳边,让他备受煎熬。但是幸好他最终坚持下来,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SCI论文中后,那种喜悦和满足感无疑是最好的安慰剂,激励着他继续向前。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坚持让他的科研之路终于迎来曙光,硕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2次、二等学业奖学金1次、三好学生1次。
“从未曾优秀过,也从未曾放弃过”。对于自己取得的优秀成果,高文杰说和真正优秀的人相比,自己不过沧海一粟。谈及未来,高文杰说道:“不管是继续读书还是工作,我依然会在人生的赛道上继续飞驰,不管选择哪一条路,当下的路即是最好的路。”
02
我校硕士研究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
近日,我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视觉计算课题组2020级硕士研究生周彪同学(校内导师:王晓峰、徐立祥)的研究成果《Gaussian process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ulti-layer convolution kernel function》被国际期刊《Neurocomputing》在线出版。
该论文将高斯过程与深度学习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特征学习的多层卷积核高斯过程分类模型,并在公开图像数据集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分类准确率。《Neurocomputing》是中科院Q1区,SCI二区期刊,侧重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的应用,2021年影响因子为5.719。该成果的公开发表,表明了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视觉计算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紧紧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教育工作,凸显应用型特色,注重研究与实践结合,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
END
合肥学院新媒体团队微信公众号|HFUU1980QQ公众号|HFUU1980材料来源|合肥学院党委宣传部编辑|汪静雯审核|苏礼远投稿邮箱|hfxywx@hfu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