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招生专业介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

招生专业
2023/3/8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是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支撑专业,是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专业,也是我校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群的骨干专业。该专业于2018年正式获批重庆市级双基地培育建设立项,并与大足区生态环境监测站签订双基地建设协议,是大足区生态环境保护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与业内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了深度的校企合作,面向环境治理业、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固废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环保工程施工行业等职业岗位,培养大量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
目标
面向生态环境保护行主管部门、企业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咨询机构、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企业、环境工程公司等,培养掌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理论和技能,具备环境工程基本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环保项目施工与管理能力,能够从事环境保护领域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以及物理污染治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技能
证书
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化学检验员证、水生产处理工等级证书、工业废水处理工等级证书、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等级证书、1+X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地表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升学
就业
专升本
每年有10~20%的优秀毕业学生升入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财经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近五年专升本上线率一直稳居全校第一。
就业方向
面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类环境工程公司、环境咨询公司、环保设备制造营销公司、环境工程设计院、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等环境保护行业,从事环境工程工艺设计、环境污染治理、环保项目管理、环保设施运营与管理、环境监测等技术服务工作。
就业前景
重庆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环保产业占比较大,当前该地区拥有环保企业2000多家,工业企业超过上万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环保行业必将得到蓬勃发展,从而为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途径。近年来,我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除专升本继续深造外,就业率达到98%以上,深得用人单位好评。
教学
条件
教学团队
学院构建了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生态环境修复与绿色低碳技术等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26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0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75%。
实训条件
学院实训中心由环境工程实训室、环境监测实训室、环境微生物实训室等10余个专业实训室组成,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3000余件,是集课程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大赛和技能鉴定、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同时,学院与20余家环保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大足区政府携手共建生态环境保护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大足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落户我校,为我院生态环境保护专业群的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实训条件支持。
对外
合作
学院秉持“手脑并用、创新世界”的校训,加强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走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之路,推行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已与大足区生态环境局、大足区水利局、大足区人民检察院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中国葛洲坝集团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兵工重庆环境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庆九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签订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协议,在专业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培训、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不断创新机制,促进政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奖助
学金
在读期间,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重庆市市级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及学院奖学金等。同时,本专业为贫困学子提供了大量勤工助学岗位,拓宽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渠道。
学生
活动
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特色鲜明,成果显著,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参观见习、举办生态文化周、文明校园征文、平川化工杯技能比赛、各类体育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院充满了活力生机。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