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2023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
2023/4/8
不论你是否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些陌生,你一定听过这样几句歌词:“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
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和“汉语热”的兴起,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现今中国对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大力支持,推动着汉语教育的快速发展。
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近对外汉语的多彩世界,体验文化交流的魅力,共同了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吧。
教师教育学院介绍
01
历史沿革: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专业前身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语言学院外语系汉语教研室。
2014年,北语在原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与首都文化研究基地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内设5个教学机构,在原对外汉语系基础上组建的汉语教育学院便是其中一个教学机构。
2021年11月,北语决定在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下设的汉语教育学院基础上组建教师教育学院。
02
学院优势:
2018年,教师教育学院(原名为汉语教育学院)被评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也成为全国语言类高校唯一获批单位;2022年2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学院同时还是“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主席单位兼秘书处单位。
学院教学设施完备,拥有全国最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基地(校内四大留学生学院)作为强有力的教学支撑,同时,还拥有上海海洋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校际国际汉语教学实习基地。
当前,国家已将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重点支持的战略领域,而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则是国际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在整个国际中文教育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意义。组建教师教育学院是北语“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国际中文教育特色”的重要举措,学院将充分利用北语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深厚的学科积累,更好发挥其在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的旗舰作用和广泛影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概况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基本素养及基本技能和汉、英(外)双语知识及实际运用能力,能在各类学校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在国内外相关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文化交流,以及相关文秘工作的双语型、跨文化、复合型、实践型专门人才。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和唯一连续大规模招收本科生的专业,排名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373所汉语国际教育本科高校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本校该专业先后被确立为教育部和北京市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2018年师资队伍被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
培养特色:
一、学科基础成熟,学科建设水平领先,有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2个一级学科予以支撑,率先在全国完成了本、硕、博学科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多层次的国际中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二、底蕴深厚,课程体系完备,拥有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特色课程群,课程体系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三、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已建立起服务于国家需求和建设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所必需的专家和人才资源库;
四、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毕业生分布于海内外众多高校,具有独特的学术引领与国家智库作用;
五、拥有“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汉语卓越教师”中国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实验班,全程导师制,着力培养卓越人才。
2
专业核心课程: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史纲;写作。
3
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语言学模块;教育教学模块;语言文学模块;新闻传播学模块;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模块。
无论是专业核心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学院一直秉承中外融通、实践互补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国家人才需要及社会发展需要,实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教师团队具有高职称、高学历、年龄梯度分布合理、学科门类多样的特点。
1
崔希亮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2005-2017),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兼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文科学名誉博士、韩国启明大学艺术学名誉博士,罗马尼亚锡比乌卢西安·布拉嘎大学、康斯坦察奥维迪乌斯大学名誉博士。
崔希亮老师为教师教育学院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双聘教授。
2
施家炜教授:
文学博士学位,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是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7)、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18)核心成员和汉语国际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2022)负责人。
3
周小兵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汉语教学》等刊物编委,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院长(2008-2015),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主任(2009-2020);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华南分会会长,第一、二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4
李润生教授:
文学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入职北京语言大学工作。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训诂学、专科词汇史、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等方向。
李润生老师为教师教育学院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双聘教授。
5
姜丽萍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副主任。主持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汉办项目、海外合作项目等10项;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兼职担任西安外国语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等。担任《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编委、《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版)编委、《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编委等。
姜丽萍老师为教师教育学院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双聘教授。
6
崔艳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自1987年开始,一直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有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2017年至2019年,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来华部全国来华预科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会长,组织开展多项教改和课程创新项目,组织开展多项预科教育的大纲修订、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工作。
翟艳老师为教师教育学院与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双聘教授。
学长学姐有话说
1
19汉教2班 尹心怡
在北语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我们专业领域很多书都是出自校园里的那个小红楼——北语出版社。你还会发现,那些响当当的名字从未离你如此近过,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你身边的老师。学校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习的机会,即便是之前疫情的时候,我们也有线上实习可以选择。我十分推荐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们报考北京语言大学,因为北语汉教有非常强大的师资和优秀的资源,来这里学习,不仅能收获到知识,而且还能提升实践技能,这些都会让你更具竞争力。
2
20汉教2班 文欣然
不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的同学可能会认为“教外国人讲中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吗?为什么还有这样的一门专业。”当你真正深入学习这个专业之后,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面对洋腔洋调,我们如何用专业的语音知识进行纠正指导?面对学生对于学习汉语如此丰富的量词时产生的畏难情绪,我们如何将汉语的精致的理据之美展现给他们?为什么可以说“我坐在台上”也可以说“台上坐着我”等等一系列的语言问题,当我们掌握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精髓之处我们便可以从容的解决这些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位汉教人的使命,把汉语之美展现给世界是一件无比幸福和有成就感的事。
3
21汉教孙宇彤:
在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最直接的感想就是课程、活动丰富多样。在这里,我学到了更加丰富、具体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如中文语音、词汇、语法等,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有很多专业术语还是需要我们系统地学习、记忆。并且我们也学习了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会有机会进行多语种学习,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但正因如此,学习压力也是很大的,想要把每一门课程都学好,其实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青春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更何况我们有着先进的教学资源和顶尖的教师团队,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们也在学习的过程中飞速进步,学习生活非常充实,收获颇丰。
学生发展
学院目前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的十几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有部分在校本科生出境交换学习。
近三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率为94.9%。其中,出国深造比例为19.1%,现在爱丁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等海外著名高校深造;国内升学比例为33.4%,除本校升学外,多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院校录取;就业比例为46.1%,现多人在机关和今日头条、学而思、微软、新东方等企业工作。
优秀学生代表
1
余杭:
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现保研至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余杭在2019-2021期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于2022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以及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北京市一等奖。
2
兰天启:
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2班学生,本科期间取得优异成绩,以专业排名第二成功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专业。
3
刘露含:
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大一、大二均获校级一等奖学金,大三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现已保研至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学院活动剪影
在这里,有权威的学术论坛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同学们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历程的认识,增强学生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的历史责任感,学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系列活动。
学院顺利召开“第五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
学院顺利举办“博纳雅言,语通世界”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慕课学习面面观”活动及闭幕仪式
学生参加线上支教活动,贡献力量,自我提升
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专场保研交流会
组织学术生涯发展活动,精湛学业,指明方向
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2班团支部“学习贯彻二十大,北语青年勇当先”主题团日活动
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1班团支部举办以“成就彪炳史册 蓝图催人奋进”为题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活动
官网发布缓存图:
官网发布及后续更新地址,请点击“阅读原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