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虽然不是很长(约持续三四年的时间,1854年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了),但是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
拉斐尔前派导读:
拉斐尔前派成员
威廉·霍尔曼·亨特
(William Halman Hunt 1829-1896) 1829年生于伦敦,少年时代曾有一段时间当事务员。1844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开始画家生活。1848年和米雷及罗塞蒂组织“拉斐尔前派”,表明对十五世纪意大利绘画的共感。在绘画手法上,标榜朴素非技巧的写实主义。主题不受因袭的束缚,以真挚的宗教性和道德性为最主要的选择标准。他自认是拉斐理论的指导者。晚年所著的自传就此成为有关此派的重要文献。他作品的主题以精神和写实主义技法共存,成为象征主义绘画的一个典型。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
(又译约翰·艾佛雷特·米莱) (Sir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 1829年出生, 十岁左右就展现绘画天才, 十一岁获得皇家美术学院附属美术学校的入学许可证。 1852年以《奥菲利亚》一举成名, 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 米雷初期作风是基于拉斐尔前派的理念, 以忠实的自然描写为基础。 后期的佳作大部分为肖像画。 米雷同拉斐尔前派画家们的作品都有一种共同特色, 那就是对爱情与人生象诗歌般的抒情, 将枯萎或炽热的情感再度燃烧。 拉斐尔前派推崇拉斐尔却将拉斐尔作品中没有的伤感抒发, 所以作品看来更象是故事画。
但丁·加百利·罗塞蒂
(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 画家、诗人 罗塞蒂个性强烈, 无视当时的传统,名副其实地成为十九世纪最有个性的画家。 由于年轻时偷懒, 没有把绘画技术完全学好, 使他的绘画有美中不足的缺陷, 就想是在脑中浮现优美旋律但不懂得音阶的音乐家一样。他讨厌风景画, 尤其讨厌象米雷那样详细描绘细节。 他的作品中水彩占了绝大部分, 从1850年以后, 水彩更成为他唯一的画材。 晚年他作品的品质不固定, 一来健康已受损, 二来是雇请助手帮忙的关系。但代表他最高水平的代表作, 已清楚的传达了十九世纪英国绘画最为深刻的不灭印象。
其他
威廉·迈克尔·罗塞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评论家
弗雷德里克·乔治·史蒂芬(Frederic George Stephens)评论家
托马斯·伍尔纳(Thomas Woolner)雕刻家、诗人
詹姆士·柯林 (James Collinson) 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