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软学院2013年招生简章

四川美术招生简章
2013/10/12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成都东软学院2013年招生简章
在川招生代码:5177 在渝招生代码:5167
一.教育创造学生价值
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学生的价值,并通过他们未来的创造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是我们要拥有更先进的教育体系,更有效率的教育方法,并使教育内容与社会的需求有着完美的结合。而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所有这些目标的根本,我们的教师要有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良心,持续创新和应对岗位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
——刘积仁
刘积仁,东北大学副校长,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成都东软学院董事长,中国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 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理事会中国代表,CCTV2009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0年入选《财富》(中文版)评出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获得2010安永企业家奖中国区大奖,2011年获评“中国软件产业十年功勋人物”。
创造学生价值是学院安身立命之本。我们通过产学合作创新IT教育,以“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学院特色的“一体化”素质教育,锻造品格优良、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外语熟练的未来IT人才。作为一所培养IT人才的专业学府,我们积极探索并实践IT应用型大学的教育新路,搭建发展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赢得未来!
——党委书记 院长 张应辉
张应辉,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教授,成都东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经促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成都市优秀创业人才。2008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荣获四川省教育行业“卓越贡献奖”。
二.成都东软学院概况
成都东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联合亿达投资创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兼办管理学、人文学等学科专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四川省第一所民办二本院校,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目前,全日制在校生8200余名。
学院位于成都市郊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风景区,校园独具川西园林特色,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学院依托东软集团IT优势及在成都独特的IT布局,拥有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并构建了产学合作、面向应用的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三.关于东软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东软集团是从东北大学走出来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目前拥有员工20000余名。近年来,东软连续进入“全球IT服务100强”榜单,并三度蝉联“亚洲新兴市场外包十强”榜首。
2002年6月,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东软时说:“你们不仅是东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2003年6月,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东软时表示:“我一进你们的园区,就感觉到一种活力,一种生机,一种希望。”
四、创新的教育模式
4.1 以 TOPCARES-CDIO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借鉴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最新成果——CDIO(构思 、设计、实现、运行)工程教育模式,依据IT人才能力指标,创造性地构建了综合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八大能力体系(技术知识与推理、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应用创造社会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TOPCARES-CDIO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4.2强化实践教学
学院强调“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安排上,实施“1321”学期设置:1个学年3个学期,其中2个理论学期,1个实践学期。理论学期每门课程以项目为教学载体,实施基于项目、案例的学习,强调“精讲多练”的理论教学;实践学期以项目为载体,实施基于工程实践的项目实训,强调“面向行业应用的进阶式实践”教学。“1321”的教学实施,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工程实践的工程教育思想,突出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期间即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能力将拥有的知识不断创新和迅速应用到实践中去。
4.3强化外语应用能力
东软教育注重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学院常年聘请十余名外籍专家和教师从事英语、日语课程的设计、开发与教学。“立体化”和“行业化”特色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上有实质性的收获。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倡”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英语晨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全年的外语文化节的十几项外语赛事及活动使学生课后的外语学习丰富多彩。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随时登录校园网,通过丰富的校园网资源接受听、说、读、写全方位外语应用能力训练。
4.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TOPCARES-CDIO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以“学生为本”,建立了以学生“学习产出(Learning Outcomes)”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从质量目标、质量策划、组织保障、过程监控、信息反馈及分析等方面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与改善工作,实施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评估、学生学业评估、实践教学评估、教学管理评估等,形成人人心中有质量,事事结果有质量,校园处处弥漫“质量”的文化氛围,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IT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良好的教育环境条件
Uniquely-Designed Educational Facilities
5.1数字化校园
校园内遍布27000余个信息节点,所有的教室座位、宿舍床位和许多公共生活、学习区域都能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网络相连,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学院中心机房汇聚27000余个信息点巨大交换流量,采用全6类综合布线,100余台IBM、HP、DELL、SUN高端服务器及小型机搭建应用服务平台,超大存储阵列容纳海量信息,为学院IT教学、科研与Labform实验平台提供坚实保障。
所有教室均配置多媒体投影设备、扩音设备和教师工作用机,使得每间教室都成为多媒体教室,学生可以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完成相关的验证性实验和部分综合性实验。
5.2 图书资源
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图书40余万册,藏书体系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动漫、艺术、多媒体等为重点并覆盖经济学、心理学等其它学科门类。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馆藏电子图书64万余册,同时拥有与学院所有学科专业相关专题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学生可在校园内随时以无线或有线方式接入学院电子图书馆,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进行电子图书的选择与阅读,亦可方便地对学院图书馆藏书进行查询、续借等操作。
5.3完善的后勤保障
学院的教学楼、食堂、学生公寓及相关附属建筑均以高标准建设。配备中央空调的教室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公寓为标准配置,内有宽带网接口等设施,宿舍的物业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