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省外)(2)

2022艺考
2013/12/23
美术学院
一、学院简介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于1983年,是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美术学院。历经近30年的创新发展,在全院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下,传承和发扬了上海都市文脉,培养了众多与都市文化发展相适应的美术创作人才,尤其在现代视觉艺术教育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15人,其中正副教授92人,讲师助教65人。同时还聘请了国内外一批知名优秀艺术家、设计师兼职任教。
学院设有9个专业(方向):绘画(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建筑学、城乡规划。开设专业课程400多门。招收全日制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余人(含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
学院现有一个国家级公共艺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9个艺术工作室:陶瓷、玻璃、版画、漆艺、多媒体、综合材料、油画修复、城市体验、会展实验工作室;另有2个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即美术创作中心和公共艺术创作中心;学院下设美术创作研究所、99创意展示中心及各系教学工作室,还在法国巴黎设有“巴黎艺术工作室”。学院创办的《公共艺术》杂志,为开展教学、科研、创作工作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开创了国内同类学科理论研究的先声。
学院培养的一批批优秀人才正在社会各行业发挥他们的能量,为打造富有现代文化气息的视觉空间做出了卓越贡献。教师的教学、创作、科研成果丰硕,众多师生的作品在国内外重大美展中频频获奖,并被著名艺术馆、博物馆收藏。一批师生创作的优秀作品正为文明建设发挥功效,傲立于社会各个角落。城市建设的重要景观,如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市政规划馆、上海外滩、地铁车站、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宫等公共场所均展示了我院师生创作作品的风采,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面对迅猛发展的21世纪,学院将致力于把整个学院作为一座城市的精神生产和文化产业孵化基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培养能够熟练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反映现代人审美意识的美术创作、设计创新型人才。前瞻未来,作为上海都市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秉着力求完美、追求卓越的理念,上大美院必将为上海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建设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能反映现代审美意识的一代新型美术设计、建筑设计、美术创作、研究和教学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专业介绍、主要课程
绘画(国画、油画、版画)
本专业包括国画、油画、版画三大门类,培养具有坚实绘画基础和美术创作能力的高级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以素描、速写、色彩为基础,依托雄厚的海派文化艺术,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艺术资源,开设各有侧重的课程:1. 国画(人物、山水、花鸟、材料、创作);2. 油画(人物、风景、静物、材料、创作);3. 版画(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设计基础)等。
就业流向:学校、拍卖行、画廊、公司、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直研等。
专业限制:色盲、色弱。
学 制:4年。
雕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系统的严格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掌握雕塑专业所需的相关理论,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能从事城市雕塑、园林雕塑、装饰雕塑等公共艺术创作和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泥塑、雕塑创作、环境雕塑、现代雕塑、木雕、石雕、金属雕塑、综合材料雕塑制作以及中外美术史、技法理论、计算机美术设计等。
就业流向:学校、画院、设计院、公司、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直研等。
专业限制:色盲。
学 制:5年。
美术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具有扎实的文史基础和系统的美术史论知识,能够从事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研究、美术教育、博物馆及美术馆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文化管理、创意策划、文秘、传媒等各方面工作的通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建筑史、美术史学史、美术断代史研究、专业英语、艺术批评、艺术市场学、艺术管理学、艺术展览与策划、书画鉴定,等等。
就业流向:学校、博物馆、美术馆、出版社、杂志社、报社、拍卖行、网站、画廊、公务员、公司文秘、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企业艺术策划、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直研等。
专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