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高考前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平常心

2022艺考
2012/12/3
二模成绩被远远地抛出班级前20名,总分再度失守理科一本线605分,杭州高三学生程菲(化名)很焦灼。“昨晚十点多,妈妈煮了一碗热腾腾的青菜鸡蛋面,我吃了之后现在胃里都难受。”程菲郁闷地向咨询师倾诉,“那不只是一碗简单的面条,那是妈妈对我必须考取好大学的要求。以前学习轻松的时候,晚上看电视看到很晚,她从没给我准备过夜宵。现在却煮了满满一大碗,不就是暗示我必须考取好大学吗?”妈妈听后声音哽塞,弱弱地说:“高考复习第三阶段孩子连续3个月挑灯夜战,我怕她营养不够,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昨晚下雨她说回得晚,没想到女儿边吃面条边嘀咕,刚做的理综模拟卷子物理选择错了一大半。今天早上一直说自己胃疼,医院检查后没有任何异常。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怕万一做错了什么,影响到她的心情。”
原是爱的压力
程菲妈妈和女儿的烦恼并不是真的在面条里,而是面条之下蕴含的“深意”。妈妈想用关心体贴让女儿有更好的高考状态;女儿想要回报这种关心,想当然地以为必须要有好的高考分数。爱的压力就这样在母女间传递。程菲妈妈对孩子身体上的关心没错,孩子敏感也没有错,最担心的是有些高三孩子包袱自己扛,不问不说或问了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