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2012美术高考 三大美术学院实用备考指南

2022艺考
2011/10/23
中央美术学院在招生考试中造型类与设计类在考试中有不同侧重点吗?
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诸迪:造型类与设计类专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此外,还要通过创作考试考查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前两年中央美院曾取消过创作考试,考虑到考查创作难度比较大,短暂的考场时间不能准确、充分地展现其能力,后来发现入学后的学生在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所以这几年又恢复了创作考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审阅考卷的过程中发现,考生的设计、创作思路往往受应试训练的影响,使得考卷内容雷同。比如,去年的创作命题为《两代人》,不少考生都采用相似的构图和内容:爷爷和孙子下棋,能说上有所变化的是再多一个看下棋的人。这就说明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多注重文化等方面的积累。
基础部的考试中什么样的考卷容易得高分呢?最好的考卷是什么样的呢?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系主任戴士和:画面比较直接的、具体的、生动的、深入观察的作品。最好的考卷是比较自然,比较诚恳的。
历年考试中,学生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毛病都有哪几种类型?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系主任戴士和:有些画特别投合,就琢磨出这个题目的是什么。像有些美展上的画,别看上面画的是仙鹤啊、农民啊……其实那画面就写了一行字“我想得奖”,要不就是“我想卖,赶紧给我变成钱”。
目的太强了。还有一种就是无所谓,瞎撞的,表演个性的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试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洁:从素描、色彩、速写这些基础考试来讲,首先要做到冷静,冷静才能对对象进行深入的观察。观察分析客观对象的一些特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如形体特征、精神状态、五官表情等。在进行细致地刻画对象之前,先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考虑客观条件,如光线的问题、角度的问题。在描绘客观对象方面,还要注意形的塑造,造型结构要准确。在明暗光线方面要注意表现光线体积。另外,要注意对人物形态和精神面貌的刻画。无论是素描、色彩,都涉及到形的问题、色的问题,还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往往因为忽略了对对象的观察,所以在表现对象时往往反映出几个问题:结构造型不十分准确,如鼻子画大了、眼睛画小了,还有五官的位置、脖子和头的关系、头发和脸部的关系,出现很多不太符合现实情况的现象。另外一个就是对整体色调的控制,只注重对对象局部的刻画,忽视了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显得与其他局部的结构关系、整体关系不协调。这也是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此外,在客观条件不太有利的情况下,在表现明暗关系时,不能够主观去强调,比如画得灰了、模模糊糊了,空间感不是很强等。这主要反映了考生对人体结构掌握得不扎实。还有画法、程序有一些不科学。在描绘人物个人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时候,往往不能抓住鲜活的一面。就是说,见到对象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觉,往往画着画着就淡化了,因为考试有时间的要求。考生到了考场,从观察到表现的过程、步骤是很重要的。而且,考生在交卷前往往忽略画面与客观对象之间的检查,不能够在最后的环节针对对象进行对比检查,有些出现的问题最后没有解决,很遗憾。
在设计基础方面,考生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洁:设计基础主要考察考生对生活的敏感观察能力。在创作上,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进行表现。能够把发生在身边的感受比较深的事情组合成为一个主题,和谐地、艺术地加以烘托。这除了要具备基本的造型结构能力外,还应具备创意构思的能力。而设计在表现方法上更宽泛,可以用人、用物、用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等宣扬主题。比如说,今年的考题要表现奥运主题,有的考生表现奥运五环与场馆、建筑,也可以表现人们对奥运的激情、人们为奥运做一些事情,也可以是对未来奥运的一种理想,还可以是虚拟的,把毫无关系的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来表现奥运,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和关系去发挥主题。我认为设计基础需要考生在敏感观察能力基础上的归纳、取舍,甚至是夸张等各种手法。你要把事物的基本造型表现好,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塑造好,结合主题表现得好。我们考察的基本点,创意是一部分,另外表现的物体的造型是一部分,当然还包括色彩以及构思。也就说构思比较新颖,造型比较生动,表现的物体比较贴切,然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的,最后一点就是表现主题的感觉是很合适的。
在美术创作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何洁:美术创作主要是对生活的表现,要求比较真实地、自然地表现身边所发生的典型事例,反映对生活的感受。表现的手法是多样化的。2005年的创作考题是《我的家园》,有的考生表现的是一家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读书、吃饭这些生活情景;有些农村的孩子表现在农村劳动、收割、杀猪等;有的表现发生在家门口的事情,比如工人盖新房;还有的表现社会公益。什么体裁、什么内容都没有限制。只要你在造型、构图、人物、主题等方面刻画表现得好就可以。
考试如何看重考生的创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苏丹:要求考生提高原创性。有一年出《沟通?交流》这个题目,10 000份卷子可能有3 000份想到打手机。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是比较一般的;又有30%考虑到电脑、互联网,可见想象力不够丰富;聪明的考生会避开这些东西。当他选用手机、互联网等一般方式去表达创意的时候,就要强化造型和表现。这种理念符合题目,但是创意是差的。创意对设计太重要了。:比较好的有很多,有一份卷子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但是它的跳跃性完全不能用设计的标准去衡量,设计的标准比较紧扣。这里的“沟通”主要指思想的沟通。那个学生画的是一个人在梳头,画面还特别抢眼。开头,卷子不及格,后来我把很多老师都说服了,打了比较高的分数。他是这样表现的:画的是背面,一个卷发的人在用梳子梳通卷发,画面本身相当抢眼,构图有张力,但他偷换了文字概念。即使这个概念被偷换了,但它不失为一幅优秀的作品。这种人的智慧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当代艺术讲究智慧,并不是传统的方式、继承一种美学的范式。
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应如何积累素材,提高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苏丹:就怕考前指导都有了,最后考试变成了模式。今年我们评卷子时发现,有些很个性化、非普遍性的主题大量出现。例如有不少于50张卷子画的是理发,理发师给一个人剃头,头上剃了个奥运五环。这和平时的奥运题目训练有关,肯定是考前班教授的。我觉得这不是街上随便的广告、宣传画,而是很有创意的个案,但它被拿出来作为一种模式,其性质就变了,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恶果。此外,中国结也是类似情况。女同志的头发变成中国结,大概也有40份之多。评完卷子后,我发现有若干相对集中的类型,肯定是考试记了几种模式。ノ胰衔,艺术设计考试的立足点是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对生活的认识。你对日常生活要有所了解,不能只读书、读死书,别闷在房间里画素描,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忽视自己的所看所感。我看过有些院校组织复习艺术设计专业的题库,倒也很好。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有明确的方向性,比如立体几何的学习、平面几何的学习、视觉常识的学习等,这对将来准备专业是有一定益处的。オ
除了内容或表现形式的雷同,还有考生容易出现的其他问题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系主任苏丹:所有不及格试卷还是基本功有问题。造型和表现还是最基础的东西。平常要学会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图形。其实,我觉得从设计的考查角度来看,要能反映出考生的造型能力,对色彩、线的控制,又反映出他的智慧、思考问题的速度及对生活日常的认知,就比较完善了。
在专业考试时,考生怎样才能发挥得更好?在考场应注意哪些环节或细节?
你现在访问的是武汉美术网旗下美术高考频道:零二七美术高考网 027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