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剧作家盛和煜来中国戏曲学院举办专题讲座

北京美术高考信息
2014/4/1
应戏文系、教务处邀请,3月27日,当代著名剧作家、湖南广电集团大片办主任、湖南卫视电视剧中心艺术总监盛和煜先生来我院做了“一个戏曲剧本的诞生”的专题讲座,戏文系、导演系、表演系、新媒体艺术系研究生、本科生近100人到场聆听。
盛和煜首先简单回顾了1988年和2008年曾两次来我院举办讲座和参与学术论坛的经历,他表示,自己出身于戏曲编剧,对戏曲创作怀有独特的情感,虽然现在个人的影视创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应邀来戏曲学院做讲座自己非常重视,为此推掉了一些重要活动,相应地调整了工作日程。他说,本次讲座以“一个戏曲剧本的诞生”为题,重点以他的新作《小乔初嫁》为例,主要从“主题提炼、人物陌生化、独特的叙事框架以及唱词写作等方面阐述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他谈到,关于主题提炼,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主题的隐密性和多元性,主张作品凸显出来的意旨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内在意蕴会潜藏在冰山水下,这样让读者和观众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意会空间,这与过去对主题要求的表面化和单一性很不一样。怎么样才能获得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他说主题的提炼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叙事视角,用与众不同的视角去讲述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和思想主题。关于人物陌生化,他说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人物的重新研究和再认识,以历史剧为例,研究就是要在比较全面地掌握素材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解读和认识人物,然后通过自己的笔把再认识到人物描绘刻画出来,这样我们作品中的人物就是不同于旧印象中的但却又非常具有历史真实感和深刻性的人物,这就是所谓的“人物陌生化”。关于独特的叙事框架,他说叙事框架不同于故事结构,叙事框架应该是故事结构与个人文体相加起来的综合产物,不同的作家会有不同的艺术叙事风格和艺术表现特色。以他的作品《小乔初嫁》为例,其叙事框架原则有四:一是运用对比手法;二是采用极具个人色彩的唱词;三是设置好情节高潮和情感高潮;四是结尾收笔戛然而止。此外,他还就唱词写作的陡峭性、层次感和灵动化做了生动深入的阐述,同时与在场的同学们进行了十分愉悦的现场互动问答。
盛和煜是当代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山鬼》、《梅兰芳》、《十二月等郎》、《走向共和》、《汉武帝》、《夜宴》、《赤壁》、《恰同学少年》、《血色湘西》、《乾隆王朝》、《大清御史》等在当代戏剧与影视界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