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2014年招生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080200)

    机械工程学科为我校博士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该学科拥有拥有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60多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及正高职称35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26 人;广西“八桂学者”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4人;广西高校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

    该学科目前拥有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共建研究中心5个,研究所5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1个,广西“特聘专家岗”1个,广西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个,国际合作共建实验室(中心)4个,“机器人”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广西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18个。

    研究方向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电子组装与封装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及应用、微机电系统理论及微制造技术、高压电气设备控制与故障诊断、机电产品创新研究、机电系统动力学、产品造型设计、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等。在微电子组装与封装技术、LED封装与应用技术、微电子制造装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字化成形与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广西区基金以及和企事业合作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近百项。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核心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5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教学成果奖3项(12杨连发)。科研经费充足,实验设备先进,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工业设计(0802Z1★)

    工业设计是我国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主要研究工业设计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计学院于2011年在获得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工业设计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学术梯队,现有硕士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师资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科学与艺术结合、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在电子产品、旅游产品开发、民族文化产品开发等领域成果显著;先后承担了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区教育厅科学研究立项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和大量横向设计课题。

机械工程(085201)(专业学位)

    机械工程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依托我区工业产业,勇于开拓创新,以在自治区建立产学研联合开发基地为契机,积极与企业与区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引进人才、技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结合广西十四个千亿元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与广西地方多个知名企业共建研究中心5个,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2个,广西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以理论研究促进和带动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产、学、研结合,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光机电工程、微电子组装封装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多个主要研究方向。

    该学科拥有一支敬业精神强、学术造诣高、企业实践经验丰富、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50余名,博导4名。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行业基金、国防预研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基金以及和企事业合作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发表核心论文3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点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在隐藏目标探测、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探地雷达、干扰抑制和微弱目标检测、多维信息自适应处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蓝绿激光无线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智慧果园、图像识别和视频检索等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

    该一级学科于2005年被确定为广西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创新团队于2005年入选首批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2011年被确定首批设置八桂学者岗位的学科。该学科长期承担国家、国防科研等项目,科学研究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经费充足,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事业及广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承担科技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预先研究、地方部门等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总经费2000余万元,获各类科技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技成果转让或被采用30多项,创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在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SCI、EI等检索2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10多部。多次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主办了ICCCAS2006、ICCT2006、ICCCAS2007 、APMC2008、CMC2009等,该学科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其中享受特殊津贴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西“八桂学者”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3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人选4 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2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主要研究光波、微波与射频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同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紧密联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拥有全部相应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宽带小型化天线技术、阵列天线、微波及毫米波电路、计算电磁学、光通信和光信息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SoC设计、集成电路与EDA技术等方向形成了具有承担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雄厚实力。该一级学科于2012年被确定设置八桂学者岗位,其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为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拥有广西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微波光波应用技术实验室,并具有微波暗室及近场测量系统、微电子设计和测量实验室等研究平台,拥有博士生导师三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省部级科研基金、国防预研和预研基金等大量纵向课题以及较多的横向协作项目,获得国家、部、省科技进步奖四十余项。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专业学位)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瞄准现代信息系统宽带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前沿领域,结合我校长期从事电子尖端技术研究实践,注重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同步进行,以理论研究促进和带动应用研究与产品开发,形成了通信与信息工程、电子工程等主要研究方向等多个主要研究方向。现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技术人员4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该学科长期承担国家、国防科研等项目,科学研究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经费充足。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大量纵向课题以及较多的横向协作工程与产品开发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近年来在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中国科学等该学科相关领域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SCI、EI收录150多篇。

集成电路工程(085209)(专业学位)

    集成电路工程以培养从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研究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集成电路与EDA技术、射频集成电路等方面的研究跨入国内先进行列。该学科拥有一支理论基础坚实、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博士等高级技术人员20余名。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院预研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大量纵向课题和横向协作项目。目前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基金、国防预研等一批纵向研究课题。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有100余篇被三大权威索引收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始建于1980年,是广西最早建立并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学科,目前下设五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数字媒体技术(自设)、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自设)。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目前本学科是广西信息产业人才小高地主要支撑学科,是广西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科研基地;本学科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下设的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自治区博士点建设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设备先进、研究方向明确、成果丰硕。

    目前本学科有教授30人,副教授19人,博士24人,博导3人。建设有“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原信息产业部 “综合智能自动化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华为-3COM网络工程实验室”、 “桂电-金蝶ERP研究中心”、“桂电-飞思卡尔MCU/DSP应用研究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CSIP)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分中心”等平台,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

    本学科紧跟国内外热点研究领域,注重特色凝炼,已形成了软件规格与验证、网络技术与应用、可信计算、大数据处理、社交媒体计算、物联网络、计算思维方法论等为主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为国家发改委开发了全国性推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系统、为广西多家高校开发了数字化校园平台等;本科学成果还获得了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自然科学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0812Z2★)

    是二级学科硕士点,该学科拥有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导师队伍。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
    动画实验中心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的扶持下,建设了线拍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影视后期实验室、集群渲染实验室、三维动画基础实验室、拷贝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是广西动画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2006年带领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得影视类最高奖一等奖和若干三等奖、优秀奖。2009年,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再次获得好成绩,再次获得影视类一等奖,并有67名同学获得该赛事的各级奖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获取“我最喜欢的10件作品奖”奖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共有三十多人获得动画类的各级奖项30多项,在全国的影响比较大。
    研究方向有新媒体应用、动画设计、游戏设计、影视合成等。该学科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区基金以及和企事业合作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近百项。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核心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科研经费充足,师生在全国实验设备先进,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软件工程(08350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广西分中心、广西区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等,并与金蝶和飞思卡尔共建了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网络软件工程、嵌入式计算及其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及其软件开发、可信软件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有教授19人、博士25人、博导2人,学科带头人古天龙教授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博士为主体的中青年学术队伍。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子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国防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100余项,经费超过1000万元,获得省部级和地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多篇,获得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科研成果转化显著,开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系统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推广应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在全国部分高校应用。

计算机技术(085211)(专业学位)

    计算机技术硕士点以培养计算机及其应用研究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该硕士点拥有一支理论基础坚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领域知识面广、年龄结构合理、以年青博士、副教授、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已形成的主要特色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先后完成了多个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九五”和“十五”国家预研、国防预研基金等项目课题,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可预测调度、数据融合、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建了华为3COM、品尼高、飞思卡尔、金蝶ERP等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拥有IEEE/IEE、ACM、Springer、Elsevier等14个国外期刊全文数据库,拥有CNKI、维普、超星、方正、书生、万方等多个国内著名的数字化图书和信息资源。为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创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软件工程(085212)(专业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实施、软件科学研究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拥有一支理论基础坚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领域知识面广、年龄结构合理、以年青博士、副教授、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已形成了软件形式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WEB服务技术、网络信息搜索与数据挖掘、嵌入式软件及系统、电子商务(政务)网络信息系统等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近几年来,先后完成了多个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九五”和“十五”国家预研、国防预研基金等项目课题,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部分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同时先后完成了8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实现的软件信息系统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有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与国际著名企业共建了金蝶ERP、品尼高、飞思卡尔等三个校企实验室。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拥有IEEE/IEE、ACM、Springer、Elsevier等14个国外期刊全文数据库,拥有CNKI、维普、超星、方正、书生、万方等多个国内著名的数字化图书和信息资源。为硕士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创新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本学科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支撑,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其目标是培养可在各类企业、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本学科是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和广西重点学科,从2001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16名,博士14名,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越的研究条件;已经形成科技创新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与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研究方向,显示出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鲜明学科特色。近三年来,本学科教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70余篇,SCI、EI、ISTP收录和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论文79余篇,出版著作12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5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9项,科研经费700余万元。

法律科学与管理(1201Z1★)

    法律科学与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充分体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特点。法律科学与管理学科综合运用法学与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管理科学与法学领域的相互作用、彼此融合,以双维的角度和方法解决管理问题,从而打破原来法学与管理科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更深刻地揭示两者结合而成的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统一性。法律科学与管理学科是一个在研究对象上与管理学、法学有诸多重合之处,以系统科学、数学及工程方法研究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以法学和管理学的双维视角研究法律中的管理问题的新兴学科。其目标是培养既长于管理,又懂得法律,并能将管理学与法学的理论进行融合,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复合人才。本学科现有教授9名、副教授7名、博士7名,已经形成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背景交叉,国内与国外求学经历互补,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主要研究方向有:科技管理、环境管理、纠纷解决机制与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等。近年来,本学科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20余篇,正式出版专著20部、教材16部。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全国和广西地方的各类学会奖37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2项,科研经费累计120余万元。

企业管理(120202)

    本学科以管理科学、应用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以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量方法、定性方法和信息技术方法,研究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揭示企业活动的客观规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够在政府职能部门、企业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管理、教学、科研和咨询等工作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本学科拥有一支由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学科教师组成的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授17名,副教授25名,博士14名.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越的研究条件。设有企业管理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室、市场营销研究室和设备先进的研究生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旅游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近三年来,本学科教师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20余篇,SCI、EI、ISTP收录和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论文56篇,出版著作8部;先后承担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8项成果获奖。目前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1项,科研经费220余万元。

产业经济学(020205)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太原工业学院2021年河北体育类本科录取分数线

太原工业学院2021年河北体育类本科录取分数线
太原工业学院
普通类录取分数线 太原工业学院 2021/7/12

2022年安徽省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时间最新出炉!

安徽省2022年艺术专业省统考时间出炉!
2022安徽艺术统考时间
安徽美术统考考试时间 2022安徽艺术统考时间 2021/10/21

南京财经大学2021年美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南京财经大学2021年美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江苏省: 动画:历史组21、物理组1 视觉传达设计:历史组41、物理组1 环境设计:历史组40、物理组2 安徽省 动画:5 视觉传达设计:4 环境设计:5 江西省 视觉传达设计:4 环境设计:4 ..
南京财经大学2021年美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艺术类招生计划 南京财经大学2021年美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2021/7/8

平顶山学院2021年甘肃艺术本科录取分数线

平顶山学院2021年甘肃艺术本科录取分数线
平顶山学院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平顶山学院 2021/7/11

排名出来了,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全省前十!

荣誉 | 排名出来了,我院全省前十!
艺考
大学排名 艺考 2021/10/21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北校区举行2021年开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北校区举行2021年开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疫情防控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2021/9/12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21级新生缴费流程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2021级新生缴费流程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招办
入学须知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招办 2021/9/6

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最全入学报到攻略

浙江工商大学2021年最全入学报到攻略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咨询
入学须知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咨询 2021/9/6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2021年福建省美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2021年福建省美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2021年福建省美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艺术类招生计划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2021年福建省美术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2021/8/3

2020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美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0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美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省份美术录取线江苏461贵州526山西486安徽610江西685河南619湖北540湖南620陕西532四川587录取规则: 对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所在省艺术类民办本..
2020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美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2020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美术类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 2021/5/22

北京化工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大数据”来啦!

北京化工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大数据”来啦!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
新生大数据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 2021/9/17

华北理工大学2021年录取通知书已邮寄

华北理工大学2021年录取通知书已邮寄
华北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
录取通知书 华北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 2021/8/20

南京财经大学2021年艺术类各省录取分数情况(持续更新)

南京财经大学2021年艺术类各省录取分数情况(持续更新)
南京财经大学
艺术类录取分数线 南京财经大学 2021/7/11

成都体育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返校时间

成都体育学院2021年秋季学期返校时间
成都体育学院
开学时间 成都体育学院 2021/8/21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2021年普招第三批录取通知书已寄出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2021年普招第三批录取通知书已寄出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招生办公室
录取通知书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招生办公室 2021/8/20

“00后”天团的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华东理工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大数据强势来袭!

“00后”天团的他们同年同月同日生?华东理工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大数据强势来袭!
华东理工大学
新生大数据 华东理工大学 2021/8/25

广东科技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必备最新最全物品清单

广东科技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必备最新最全物品清单
入学须知 广东科技学院 2021/8/12

【已开通】陕西省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

【已开通】陕西省2021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入口
陕西
陕西高考录取查询 陕西 2021/7/24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报到须知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报到须知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入学须知 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2021/9/1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普通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持续更新中...)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普通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持续更新中...)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录取查询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2021/8/6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